七律·步韵行端《题飞鸣宿食四雁图》
(2021-05-11 08:16:32)
标签:
佛学文化休闲生活 |
分类: 酬答篇 |
七律 步韵行端《题飞鸣宿食四雁图》
莺啼鹤唳数流年,雁字从容过眼前。
羽映斜阳飞左地,声穿西口入胡天。
育儿安隐鸳鸯浦,觅食攸游黍稷田。
秋暮南迁犹有序,和衷振翅越穷悬。
行端:题飞鸣宿食四雁图
年去年来年复年,帛书曾达茂陵前。
影连蓟北月横塞,声断江南霜满天。
雨暗芦花愁夜渚,露香菰米下秋田。
平生千里与万里,尘世网罗空自悬。
作者简介:行端(1255-1341),宋末元初浙江杭州径山僧。字符叟,自号寒拾里人,以寒山、拾得自况。俗姓何,临海(今属浙江省)人。参径山藏叟禅师,得法为嗣。以灵隐山水清胜,挂单长住。元成宗大德中(公元1297-1307年)奉敕主西湖中天竺寺。元仁宗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复返灵隐。曾三次获赐金缕袈裟。与同代文豪赵子昂等均有交往,时相唱和。诗风豪迈雄阔,题材丰富,言之有物,颇享时名。
说明:据《尧山堂外纪》所载:有客以《飞鸣宿食四雁图》求赵子昂题诗,时翰林院诸公及端公均在赵府。诸公力请端公赋诗。端公不假思索,援笔即书此七言律诗。诸公均大称赏,遂以此诗付客去。这首题画诗,写得情文并茂,所用之典亦形象贴切,足见端公学养有素,诗才过人。这首诗,是对大雁唱的赞歌,也是对世人敲的警钟。
注释:
帛书:在绢帛上写的文字。此处指书信。
茂陵:汉武帝的陵墓,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此处以之代指汉武帝。此句谓大雁足系帛书,送抵汉武帝,报知苏武的讯息。按苏武于汉武帝时,奉命出使匈奴,被扣。逼降不从,被流放北海牧羊十九年。汉朝屡询,匈奴言其已死。汉派使者称已获苏武托大雁传书,言苏武尚在某处。于是匈奴将苏武放回。
影连句:谓大雁从蓟北塞外往南飞。蓟指蓟州,治所在今天津市蓟县。
声断句:谓秋季霜起时,大雁飞到了南方。声断谓雁叫声断断续续,很悲凄。人谓雁飞天空,畏寒悲唳,实为雁飞时召唤同群,警戒异况而发出叫唤。
雨暗句:谓大雨之中,雁群还栖宿在水洲的芦花丛中。
露香句:谓大雁冒着茭白的露水,落下深秋的水田。
菰米:茭白所结之实如米,可作饭。此处仅指茭白,野生植物名。
尘世:人世间。
网罗:为捕捉鱼鳖鸟兽的工具。此句谓大雁在天空自由飞翔,网罗奈它不何。
雁鸣芦水荡,月静鹤林亭。(夢音先生雅评)
絮落榆钱痛,灵和社稷荣。(易道如歌续貂)
前一篇:七律·杂咏
后一篇:七律·步韵正觉《题奉化西峰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