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步韵希坦《李昭象读书台》
(2021-07-09 18:46:29)
标签:
佛学文化休闲生活 |
分类: 酬答篇 |
七绝 步韵希坦《李昭象读书台》
游山不是慕其名,意在听泉论浊清。
称谓无关花草事,改朝依旧有莺声。
希坦:李昭象读书台
废兴生死妄安名,山水何曾改旧清。
孰谓堂空人已往,溪声还作读书声。
游山望云色,步岸读溪声。(夢音先生雅评)
无意枯荣景,惟思理欲情。(易道如歌续貂)
作者简介:希坦,号率庵,南宋末年安徽池州九华山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已失考。大约公元1255年前后在世。能诗,著有《九华诗集》,收入《四库全书》。此诗又收入《九
华山志》。
说明:李昭象为唐末隐士。字化文,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因父李方玄任池州刺史,移籍池州。曾由相国路岩荐于朝,将召用,因事未果。黄巢军起,入九华山隐居以终。他好读精思,长于诗文,与同代诗人张乔、顾云等交厚。其读书台在九华山碧云峰下。坦公禅隐于九华山中,游览前朝古迹李昭象读书台,颇生沧桑之感,以诗纪之。这首诗对人生的荣辱,世事的兴废,并不曾予以丝毫的关注,而是用浓重的笔墨,歌颂李昭象这位甘于淡泊,隐居读书的文人隐士。坦公认为,尽管世代有废有兴,人物有死有生,那都是过眼烟云。只有李昭象的读书声,会永远地留传下去,像日夜奔流的溪泉。这里,读书声实际上是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是一种借代的,以一概全的说法。
注释:妄安名:随随便便取个名字,实际上是空虚而没有意义的。堂:指李昭象读书台。作:有如、像之意。
前一篇:五律·答战友(十五)
后一篇:五律·闲聊养生(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