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步韵元肇《惜松》
(2021-07-05 17:53:03)
标签:
佛学文化休闲生活 |
分类: 酬答篇 |
七绝 步韵元肇《惜松》
七言呈上胜吹苓,了断因松眼发青。
古木生风荫佛子,虬枝引鹤列云屏。
元肇:惜松
不为栽松种茯苓,衹缘山色四时青。
老僧只恐移松去,留与青山作画屏。
作者简介:元肇,南宋后期浙江杭州灵隐寺僧。字圣徒,号淮海,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人。生卒年及俗姓均已失考。大约公元1231年前后在世。南宋理宗淳佑年间(公元1241-1252年)住持灵隐寺。晚年徙居余杭径山,终葬径山。他博览群书,兼通儒佛,与同代文人学士多所交往,相互唱和。诗风清雅挺拔,雍容大度,颇有唐人风味。原有集,不传。部分作品散见于《瀛奎律髓》、《延佑四明志》、《径山志》、《武林梵志》等著作中。
说明:据《山房随笔》所载:南宋理宗时,阎贵妃之父阎良臣拟建大屋,欲从灵隐、天竺诸山中砍伐木材。看中了灵隐寺旁的参天古松,正欲派人来伐。肇公遂作此诗,请人送达理宗皇帝,阻止了这件滥伐古松的事故。住山住庙的人爱山爱树,这种心情皇亲阎良臣未必不知,只是他权势显赫,可以恣意妄为罢了。只有作为一国之君的宋理宗,方可制止他的越轨行为。但是,肇公也不可能去向皇帝哀求。而是用一首极为优雅的七言绝句,用一个精确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也是全灵隐寺僧人的愿望。诗写得很生动,很有感情。
注释:
茯苓:亦名松根。松树根下土壤中寄生的菌类块根植物。入药。传为修道者常食。
缘:为了。
画屏:有画装饰的屏风。此处意谓让松树生长在山中寺旁,让其与周围的景观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屏。以此美丽的形象的比喻来打动最高统治者的心,使古松得到保护。
前一篇:五律·答战友(十一)
后一篇:五律·闲聊养生(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