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佛学文化休闲生活 |
分类: 酬答篇 |
五律 赞藏叟步善珍《山行晚归》韵
弘法转丛林,景行堪颂吟。
闻鸡迎晓旭,逐日惜时阴。
处世神情淡,开堂偈语沉。
高僧施博爱,大德壮悲心。
善珍:山行晚归
药径入云林,晚晴扶杖吟。
照泥星复雨,经朔月犹阴。
树折怜巢覆,泉清见叶沉。
爱闲自如此,不是学灰心。
作者简介:善珍(1194-1277),南宋后期浙江余杭径山僧。字藏叟,俗姓吕,南安(今江西省大
余县)人,一作泉州南安(今福建省南安县)人。受戒后,入杭州西湖灵隐寺参妙峰之善禅师,入室悟旨,承嗣其法。珍公承嗣后,大开法筵,振杨歧宗风,道誉甚隆。历主光孝、承天、雪峰诸寺,后奉诏主持径山。能诗,以五律见长,抒写性灵,委婉可讽。
说明:珍公作诗,往往不重修饰,直抒胸臆,是其真实情感的流露。珍公享年八十有四,古稀之后,仍奔波于各大丛林间,过的是近于苦行的辛苦生涯。珍公所住之寺,大多在闽浙山林水乡,皆具独特的山水胜景。以上三者,构成了珍公诗歌的特色:真实、沉郁、秀逸。诗人并不能向壁虚构,他必须受事物的感动,情景的启迪,环境的诱导。珍公固然是道行卓著的高僧,他也是诗人,也脱不了这个规律。珍公有山行而晚归的经历,而且很多很多,抒而发之,便凝结成上述一行行精美的诗句。
注释:
药径:种有各种药材的山地间的小路。
云林:云雾弥漫的山林。
晚晴:指晴朗天气中的黄昏时节。
泥:谓土地、地面。
朔:农历每月初一月亮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地面上看不到月光。这种现象叫朔。因其出现在农历每月初一,因此称初一为朔日或朔。
阴:此处指晦暗,阴暗。
巢:指鸟巢。覆:翻,倾倒。
灰心:《庄子•齐物论》句云“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此言心意寂静如死灰,不为外界所动。后多以灰心比喻丧失信心或意志消沉。
前一篇:七绝·步韵法具《客中会友》
后一篇:五律·答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