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步韵克勤《赠思净律师》
(2021-01-21 07:24:29)
标签:
佛学文化休闲生活 |
分类: 酬答篇 |
七律 步韵克勤《赠思净律师》
魔长道高涵果因,个中理趣且遵巡。
谋生幻想圆空梦,寄旅如萍惜此身。
赝品欺天难作旧,真经济世可标新。
佛光能度无头鬼,神药不医有罪人。
克勤:赠思净律师
百万斋才了正因,大缘倏举只逡巡。
凿将玛瑙一方石,镌作龙华百尺身。
天竺江山增秀丽,西湖风月逾清新。
色声不动操能事,可是僧中英特人。
作者简介:克勤(1063-1135),南宋初东京天宁寺僧。字无着,俗姓骆,彭州崇宁(今四川省郫县)人。出家于本邑成都昭觉寺,后遍游大江南北,曾任建昌云居山真如寺住持。他精研佛典,严谨操行,弘扬禅宗法系,颇负盛名。宋高宗建炎(公元1127-1130年)初,赐号“圆悟”,卒谥“真觉禅师”。克勤毕生从事弘法传教事务,于诗文未耗精力,禅暇之余,偶尔为之,亦有可观者。
说明:思净与克勤同时,是南宋初律宗高僧。本诗正文前原有序,历述思净的平生作为,因文字较长且多为佛家术语,故予略去。这首诗着重记叙了思净律师在杭州西湖多宝山凿刻大型如来佛像及其他众佛造像的事迹,热烈地歌颂了思净刻苦勤奋,热心佛教事业的献身精神。诗写得很精炼,流利,充满激情。
注释:
百万斋:思净曾于杭州西湖边赁屋设斋,计划接待天下三百万僧人。斋即施舍饮食于僧。
了:了结,完成。
正因:系佛教因明用语。指具有“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异品遍无性”这“三相”的因,即正确可靠的理由和根据。
缘:佛教用语。指事物生成或坏灭的种种辅助条件。
倏:忽然,疾速。
举:举行,办理。
逡巡:亦作“逡循”、“逡遁”。欲进不进,欲退不退,迟疑不决的样子。
玛瑙:玛瑙山。在杭州西湖西北,系多宝山支脉,是一座石灰石山岩,山中多佛教雕刻造像。思净即于此凿刻佛像。
镌:凿,刻。
龙华:龙华树。古印度乔木名称,梵名“奔那伽”。释迦牟尼尝静坐龙华树下,默思人生真谛,终于修行成佛。这里即以释迦牟尼所坐其下的龙华树代指释迦牟尼本身。
百尺身:指高大雄伟的石刻佛像(佛祖像)。
天竺:天竺山。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的西面,有上、中、下三座天竺寺,为佛教名山。
逾:更加。声色:说话的声音和脸色。
能事:原意为所能做到的事,犹言本事。此处指大事,了不起的事。
英特:优秀的,特出的。
前一篇:七绝·步韵克勤《绝句》
后一篇:五律·杂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