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步韵用孙《浮槎山》
(2021-06-08 07:11:31)
标签:
佛学文化休闲生活 |
分类: 酬答篇 |
七律 步韵用孙《浮槎山》
望尽天涯日欲沈,浮槎叠翠似流金。
夕霞斜映红莲寺,青眼难窥帝女心。
怪石生姿奇趣现,闲云散处古风寻。
个中多少沧桑事,遗迹牵神寄意深。
用孙:浮槎山
山为浮来海莫沈,萧梁曾此布黄金。
梵僧亲指耆懒窟,帝女归传达摩心。
地控好峰排万仞,涧余流水落千寻。
灵踪断处人何在,日夕云霞望转深。
作者简介:用孙,北宋时江南诗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已失考。大约公元1082年前后在世。能诗,有诗选入《禅藻集》,此诗选自《宋诗纪事》卷九十一。
说明:浮槎山在庐州(治所即今安徽省合肥市)。传说系从海上飘浮而来,故有此名。有梵僧过此,说这是印度王舍城东北释迦牟尼当年说法度众处耆懒崛山的一座山峰,怎么浮到中土来了?南朝梁武帝之女于此山中建道林寺,削发为尼,出家修道。宋人欧阳修曾著文记叙此事。用孙此诗详尽地记叙了浮槎山的来历故实,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既缅怀前辈先贤的遗迹、轶事,更感叹眼前的世事沧桑。诗写得苍凉沉郁,深沉有力。槎为竹木之筏。
注释:
萧梁:指历史上南北朝时南朝梁王朝。为萧衍所建立,系萧氏世袭王朝,故称萧梁。公元502-557年有国,历七帝五十六年,为陈霸先所灭。
布黄金:用王舍城祗园精舍地布黄金之典。
耆阇(shé ):老僧。
帝女:指梁武帝之女,出家为尼者。
达摩心:指菩提达摩弘扬佛教禅宗的决心。菩提达摩(?-约535),南天竺人,南朝梁大通元年(公元527年)抵南海,入魏,上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决心弘扬禅宗。以楞伽四卷授弟子慧可,示寂前且将袈裟亦付慧可。禅宗称菩提达摩为东土始祖,慧可为二祖。菩提达摩抵广东南海后,曾至梁王朝京都金陵传法。又菩提达摩通常可简称达摩。
地控句:谓浮槎山山峰秀美而且高峻,高达万仞。
涧余句:谓山涧溪水湍急而且陡直,泻落千寻。寻为古代长度单位,一般以八尺为一寻。
灵踪:本意指仙人的过往踪迹,这里泛指前代高贤名流们留下的遗迹。
转:更。
一水浮槎渡,千峰落日收。(夢音先生雅评)
呜呼悲世事,缱绻在心头。(易道如歌续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