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步韵元净《次韵参寥,怀秦少游学士》
(2020-12-31 09:26:28)
标签:
佛学文化休闲生活 |
分类: 酬答篇 |
七律 步韵元净《次韵参寥,怀秦少游学士》
递兴递废古今然,苍狗匆匆过眼前。
斗转星移天未老,山巅谷底月同圆。
尘劳逐利催残日,花落成泥葬暖烟。
得失悲欢皆是梦,吉凶因果在言禅。
元净:次韵参寥,怀秦少游学士
岩栖木食已皤然,交旧何人慰眼前?
素与昼公心印合,每思秦子意珠圆。
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
台阁山林本无异,故因文字未离禅。
作者简介:元净(1011-1091),北宋浙江杭州天竺山僧。字无象,俗姓徐,于潜(今浙江省临安县)人。曾担任上、下二天竺寺的住持,门徒逾万人。因精通佛典经论,道行高洁,御赐紫袈裟及“辨才大师”称号。与赵抃、苏轼、秦观等名士文豪交往唱和,颇负诗名。后退居西湖龙井圣寿院,高寿无疾而终。
说明:参寥是道潜的字号,是与元净同时的著名诗僧,且与元净同乡。秦少游即秦观(1049-1100),北宋著名词人。他与道潜、元净均为方外至交,经常与他们诗词唱和。元净的这首七言律诗乃和道潜诗(步其原韵)兼以怀念秦观而作。苏轼对元净的诗向来非常推崇,在元净这首诗后题词曰:“辨才作此诗年八十一矣,平生不学作诗,如风吹水,自成纹理,而参寥与吾辈诗,乃如巧人织绣耳。”不执着于作诗的规则和成法,作诗不有意雕琢,如风吹水,自成纹理,平易自然,感情真挚,正是这首诗的特点。
注释:
岩栖:栖息于深山岩谷之中。
木食:吃树上的野果。
皤然:白发貌。这句意谓作者自己出家修道已至垂暮之年。本诗即系作者逝世那年所作,作者时年八十一了。交旧:旧日的交往者,老朋友。
昼公:疑为希昼。希昼是宋初有名的“九诗僧”之一,比元净等人年长,此处以此代指道潜。
心印合:心心相印,彼此心中所思所想互相符合。
秦子:即秦观。“子”作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
意珠圆:谓意趣相投,彼此的情趣爱好融洽一致。意珠本系佛教徒用的如意珠,常用来比喻智能。
步月:谓在月光下漫步,行走。
台阁:原意本为尚书,后泛称一般的大官或大官府。此处指出仕做官,在官府中任职。
山林:此处指在山林之中出家隐居者。
文字:指诗文。道潜与秦观都是著名诗人,故有此说。
禅:梵文音译“禅那”之略,佛教名词,意为“静虑”、“思维修”、“弃恶”、“功德丛林”等,即心注一境,正审思虑。
白雲蒼狗事,因果吉凶天。(夢音先生雅評)
洞透非凡眼,看穿便是禪。(易道如歌續貂)
前一篇:七绝·步韵知和《题壁二首》
后一篇:七律·步韵陈遇《岁暮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