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易道如歌
易道如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0,863
  • 关注人气:6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绝·步韵灵澈《东林寺酬韦丹刺史》

(2020-11-22 18:29:56)
标签:

佛学

文化

休闲

生活

分类: 酬答篇
七绝 步韵灵澈《东林寺酬韦丹刺史》
造化弄人休问津,吃斋食禄各谋身。
当差挂衲明因果,放却虚情好作人。

灵澈:东林寺酬韦丹刺史 
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作者简介:灵澈(746—816),字澄源,唐代浙江会稽云门寺僧。俗姓汤,越州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少时曾从严维学诗。出家后先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讲律,再至吴兴抒山妙喜寺与诗僧皎然切磋。公元785—804中,由皎然推荐先后结识包佶、李纾等。因受忌遭谤贬至福建汀州,遇赦后客居安徽宣州,卒葬于宣州。他是唐代著名诗僧,与皎然齐名。著有《律宗引原》十卷、《酬唱集》十卷,存时十六首,编为一卷,收入《全唐诗》。
说明:韦丹,唐代名臣,出身杜陵(陕西省长安县东北)望族。字文明,早孤。从外祖父颜真卿读书。举明经入仕,历任容州刺史、江南西道观察史。唐范摅《云溪友议》载:灵澈居洪州大悲寺和庐山东林寺时,韦丹时任江南西道观察使兼洪州刺史,两人结为忘形之交,时有诗歌唱和。一次,韦丹寄诗东林寺给灵澈,诗中颇含退官归隐之意。灵澈阅后,深有感触,便作此诗为答。这首诗中一方面如实地介绍了作者自己清净修行,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涯,另一方面也讥讽了那些趋赴清高却又恋栈官位的官僚们虚伪的行为,其实也嘲笑了韦丹这位方外之友。诗写得浅显通俗,但却很有内蕴。
注释:
外事:身外之事,世事。
麻衣:麻织的衣,指粗布衣。
草座:用蒲草编织的圆垫,俗称蒲团,供僧人跪拜和打坐时使用。
休官:辞官,退职。
林下句:林下为幽静偏僻处所,指退隐之地。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欧阳修)《集古录》云:“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俗相传以为俚谚。庆历中,许元为发运使,因修江岸,得斯石(灵澈此诗之刻石)于池阳江水中,始知为灵澈诗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