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律·惊蛰两首》&节气介绍

(2015-03-06 08:14:51)
标签:

休闲

文化

生活

分类: 景物篇

七律 惊蛰

易道如歌

(一)

卯月开篇酬白虎,辰虫醒梦拜青龙。
金羊属岁尊朱雀,绮燕闻雷秀闪功。
紫鹭黄鹂寻翠嶂,灵山慧水卧玄冥
携祥钟气飞瞿地,载福霓云舞碧空。

(中华新韵)

 

卯月:以干支历记月,惊蛰是卯月的开端。

金羊:2015年是干支历的乙未年,今年出生的孩子生肖为羊,且为“沙中金命”。

玄冥:即玄武。 

(二)

雷鸣唤醒眠虫梦,雨落滋萌乳燕情。
大地更装披翠色,高天过雁乘香风。
花枝舞绿摇春意,柳叶垂红秀玉容。
田叟耕牛辞暮霭,阿公饮马数繁星。

(中华新韵)

* * *  * * *  * * *

惊 

--节气介绍

(摘录自百度百科)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二月初一前后(公历3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外文名:The Waking of Insects
别    名:启蛰
代表寓意:天气回暖,春雷始鸣
气候特点:雨水渐多,乍寒乍暖
所属季节:春季
时间点:二月初一前后(公历3月5-6日) 
太阳位置:太阳到达黄经345°
前一节气:雨水
后一节气:春分
风俗活动:祭白虎、打小人
风俗食物:“炒虫”、生梨
农事活动:防病虫害
养    生: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
三    候:桃始华;黄鹂鸣;鹰化为鸠
属    性:24节气之一,干支历卯月的起始

 

节气别称

    该节气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

    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同时,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也被置换。同样的,“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

    汉初以前 立春—启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
  汉景帝代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进入唐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日本与中国一样,在历代的具注历中使用“惊蛰”。此后,日本也采用了大衍历与宣明历。“启蛰”的名称在日本的使用始于贞享改历的时候。

 

日期计算

    计算公式:[Y*D+C]-L

    公式解读:年数的后2位乘0.2422加5.63取整数减闰年数。21世纪惊蛰的C值=5.63。

    举例说明:2088年惊蛰日期=[88×0.2422+5.63]-[88/4]=26-22=4,3月4日是惊蛰。

 

未来五年惊蛰的参考时间

    2016年惊蛰时间:正月二十七日(公历3月5日)11:43:30

    2017年惊蛰时间:二月初八日(公历3月5日) 17:32:40

    2018年惊蛰时间:正月十八日(公历3月5日) 23:28:06
  2019年惊蛰时间:正月三十日(公历3月6日) 05:09:39

    2020年惊蛰时间:二月十二日(公历3月5日) 10:56:44

气候特点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开,猪瘟来”,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视了。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

 

惊蛰雷鸣

    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冷惊蛰,暖春分”等。惊蛰节的风也有用来作预测后期天气的依据。如“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物候特征

    物候桃始华:桃,果名,花色红,是月始开。

    仓庚鸣:庚,亦作鹒,黄鹂也。《》所谓“有鸣仓庚”是也。

    《章龟经》曰:“仓,清也;庚,新也。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初出,故名。”其名最多;

   》曰“黄鸟”,齐人谓之“搏黍”,又谓之“黄袍”,僧家谓之“金衣公子”,其色鵹黑而黄,又名鵹黄,谚曰:“黄栗留黄莺”,莺儿皆一种也。

    鹰化为鸠:鹰,蛰鸟也,鹞鹯之属;鸠,即今之布谷。

    《章龟经》曰:“仲春之时,林木茂盛,又喙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故名曰鸤鸠。”

   王制》曰:“鸠化为鹰,秋时也。”此言鹰化为鸠,春时也。以生育肃杀气盛,故鸷鸟感之而变耳。

    孔氏曰:“化者,反归旧形之谓。”故鹰化为鸠,鸠复化为鹰,如田鼠化为鴽,则鴽又化为田鼠;若“腐草为萤”,“雉为蜃”,“爵为蛤”,皆不言化,是不再复本形者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七律•因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