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借题发挥 • 防治尘霾  提防“声霾”

(2014-02-17 09:32:34)
标签:

杂谈

分类: 湖聊海侃

             防治尘霾  提防“声霾”

 

 尘霾已经对人的肌体健康构成危害,不能再制造“声霾”污染耳目了。

 央视财经的“北京政府别趁着大雾装瞎!”就有制造“声霾”污染的嫌疑。媒体对政府的监督是其责任之一,所提意见和建议本应理性,即使是批判,语言也应讲求文明。切忌在尘霾引发的评论和批判中出现浮躁、喧嚣的“声霾”。置于主流媒体上的发声更应理性客观、字斟句酌。北京市政府若真的是瞎、聋、哑的残障政府,也就没了希望,说什么也都无用了。既然是带有良好期待的提醒,或是善意的呼吁,干嘛火烧火燎、怒气冲天。

 必须懂得,北京上空的尘霾形成有诸多的因素,空气是流动的,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也在影响着北京。

 我们都不会忘记,在大干快上、制造尘霾中,国民经济得以迅猛发展(大家都受益了)的历史。如今,也应该认识到,对尘霾的治理不可能手到病除。社会各界(包括媒体)都应理性地对待,多提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媒体在监督的同时,也应该多做尘霾治理的科普宣传,引导公众参与尘霾治理,主流媒体在这方面应该担当更多的责任。

 无论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事件,媒体的发声都应理性文明。文人的矜持、知识分子的斯文还是要有所抱持。不难想象,发声的媒体文人们若是矜持蒸发、斯文扫地,“声霾”就会爆发,那岂不是更闹心。

如上所言,仅为心存善意的就事说是,但愿不会是借题“发灰”而制造“声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