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豫章四大寺院 如今仅存佑民寺

(2014-11-08 16:43:19)
标签:

文化

历史

分类: 豫章历史人文

 

 

豫章四大寺院 如今仅存佑民寺

 

 晨报记者 翁娅静

 

寺庙是佛教建筑之一。东汉末年佛教传入南昌,有着20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南昌,也有着近2000年的佛教文化发展史。细数历史上南昌曾经存在和依然存在的那些古寺庙,不难发现,许多都处于繁华地带。通过寻找那些消逝已久的寺庙遗迹,也可以知悉南昌古城深厚的历史文脉

 

http://s5/mw690/004k2CSdgy6Ns2BVyNm44&690如今仅存佑民寺" TITLE="豫章四大寺院 如今仅存佑民寺" />

 

佑民寺中的铜佛殿

 

寺庙建筑讲究
室内室外空间相互转化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语言文化研究所所长、省情教育专家黎传绪教授对南昌的古寺庙也颇有研究,他告诉记者,唐代统治者推崇佛教,使佛教渐渐兴盛。
    “我国古代寺院的布局大都是前为山门,山门内左右为钟鼓楼,正面为天王殿,殿内有四大金刚塑像,后面是大雄宝殿,再后便是藏经楼。两侧布置有僧房、斋堂等建筑。”黎传绪说,一般寺院都有大雄宝殿,这是寺院内最主要、最庞大的建筑。大雄宝殿是供奉“大雄”的地方,“大雄”即佛教的始祖“释迦牟尼”。
    中国寺庙建筑有意将内外空间模糊化,讲究室内室外空间的相互转化。殿堂、门窗、亭榭、游廊均开放侧面,取到一种亦虚亦实、亦动亦滞的灵活而又通透的效果。
    据黎传绪介绍,在中国寺庙建筑群中,从古至今有着很多铜建筑。位于南昌市八一公园北门对面的佑民寺,是迄今为止依然保存得十分完好的一座寺庙。寺内后殿有巨型铜佛,丈八金身,重3.6万斤。前殿有千佛缸,缸外装饰90余个佛像,另有南唐所铸铜钟1只。佑民寺殿宇雄伟,是江西省著名的古代寺院,在东南亚佛教界有一定影响。


“豫章四大寺院”
均处繁华地带


    从唐代开始,南昌城内建了多所寺庙,其中,大安寺、塔下寺、佑民寺和普贤寺香火最盛,均处如今南昌城的繁华地带,它们并称为“豫章四大寺院”。如今,四大寺院仅有佑民寺留存了下来。
    据史料记载,大安寺原位于德胜门内豫章后街,为东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镇西将军谢尚施宅营建。寺有大铁香炉,为三国时期吴国属地赤乌的信士弟子捐铁所铸造,高八尺,如今,寺庙已不存在。
    塔下寺位于南昌标志性建筑绳金塔下,是旧时南昌著名寺院。史料记载,塔下寺始建于后唐天佑年间,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期间多次重修。内分法华堂、宿觉堂、圆觉堂,寺前有一半月池,相传为放生池。寺基上嵌有青石碑刻一块,镌有清同治八年荣承大夫、振威将军刘坤一所撰《重修绳金塔记》。
    据《南昌县志》记载,普贤寺原位于南浦路中段,其旧址在今天的南昌粮油机械总厂内。和南昌其它寺院不同的是,普贤寺曾存有南昌三宝之一的普贤寺铁像。铁像铸于南唐保太二年,后工匠又在殿前铸了一具重千余斤的莲花形香炉,炉高三尺五寸,香炉脚为三个勇士像。这些千年之久的铁像与香炉,在文革期间被熔毁,普贤寺也因拓建南浦路而被拆除。
    黎传绪介绍说,南昌还有几座寺庙,很多人都对它们的名字非常熟悉,但就是没见过。这是因为这几座寺庙原来都位于南昌市区繁华地段,由于种种原因后来都被拆毁了,南海行宫和大士院就是如此,庙毁后却留下了地名沿用至今。


原有70个寺庙地名
目前保留24个


    记者从南昌市地名办了解到,南昌自1926年设市以来,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有200多处老地名消失,而在原有的70个寺庙地名中,目前保留了24个。
    据《南昌名典》记载,南海行宫位于今孺子路中段,始建于晋代。据悉,该庙宇规模很大,抗战期间曾被烧毁了一部分,但主体建筑仍在,上世纪50年代,政府号召庙里的僧侣自食其力,南海行宫被拆毁改建为印刷三厂,南海行宫遂不复存在,仅留下一个公交站名沿用至今。
    大士院的旧址在今天的大士院社区内,因为靠近赣江和胜利路,这里也异常繁华热闹。《南昌市地名志》记载:大士院街东起胜利路,西至榕门路,长360米。当时因此处有一供奉观音大士的寺院,清康熙年间称大悲院,道光年间改称大士院,巷名亦为大士院。1966年与积谷仓合并为建国街。1973年复称大士院。1987年增加通名,称大士院巷。
    时过境迁,如今走在大士院街,已经找不到当初寺庙的任何痕迹,寺庙具体的原始位置也无法考证。


现存寺庙
大多远离城区

    为何很多古寺庙遗址都位于南昌城区繁华地带呢?
    黎传绪为记者作出了解释。他说,在唐宋明时期,南昌城区仅有2万人,那时候的佛教文化十分兴盛,大多数寺庙都建在百姓的生活区——西湖区。到清末,南昌人口渐渐发展到了8万,外来人口不断涌入,促使东湖区也成为了百姓生活区,也建起了一些寺庙。今天,古寺庙遗址多处于南昌市繁华的街道,跟当年那里的一些人文历史不无联系。
    在南昌现存的寺庙中,诸多寺庙远离南昌城区,位于高新区、湾里区、南昌县、安义县、进贤县等。
    位于高新区昌东镇的千年古寺太子殿,在昌东一带非常有名,据说太子殿原殿气势宏伟,规模要比现在大很多,但建筑时间不详且久已被毁。现存至今的,只有一座大殿和一尊着明朝衣冠的神像。
    西山、洪崖丹井北面有一座寺庙叫香城寺。此寺始建于晋朝,为南昌古建筑之一,寺内和尚达数十人,昔日香火旺盛,和尚诵经时常焚烧檀香木屑,方圆几里的人都能闻到檀香,故名香城寺。香城寺原有弥勒佛、观音菩萨等义湘大师直接雕刻的佛像,还留有当时建造的法堂、大雄殿、冥府殿、保济楼、七星阁等建筑,以及重点文化遗产香城遗址3层石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