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南昌的福建熊氏望族——熊秘家族
(2014-10-19 17:29:34)
标签:
文化历史 |
分类: 豫章熊氏精英 |
熊秘家族
唐代乾符年间,熊秘以兵部尚书从南昌率兵入闽镇守温陵(今泉州),曾捕盗至潭阳义宁(今焦岚樟?村)之大原。后值黄巢起义,时局动荡,熊秘爱这里清秀的山水,丛山绿水环绕的宁静环境,从南昌避世入闽,定居在义宁山下。至此,熊秘就在秀丽的鰲峰南麓建私塾以教授子弟,并名其私塾为鰲峰书院。书院开始只是熊氏家庭的私塾,后来扩大了教育范围,也收授他姓子弟,至熊知至,鰲峰书院已有一定规模。传至建阳七贤之一的熊禾,“四方学者云集”, 鰲峰书院盛极一时,名传海内。熊氏家学兴旺,子弟苦读成风,人才辈出。熊秘子熊袞,精通韬略,武勇过人,昭宗时官至兵部尚书兼御史大夫。
熊家在此繁衍生息,历代都有杰出人物脱颖而出。仅宋代熙宁、元丰年间,熊家登进士第的就达13人,为官者及著书立说者,唐代至明代,英才辈出,久盛不衰。如:宋代武状元熊安上在率兵抗金作战中,以身先士卒之举激励士兵奋勇杀敌,不幸以身殉国,被当朝追赠为武义郎。
为官清廉的熊克,善于体察民情,关怀百姓,深受百姓爱戴。官至秘书郎、起居郎兼直学士。他任诸暨县令时,正值天旱,年景不好,两浙东路安抚征税甚急,所辖州县惟命是从,独熊克坦然道:“宁获罪,不忍困吾民。”知府派官吏催征,熊克汪然流泪质问。监司芮辉到诸暨视察,赞扬熊克:“我以往只知你擅长写文章,今天才知道你很会做官。”
博学多才的熊明遇在明代曾历任吏、户、礼、兵四部尚书之职。他在天文学上特有造诣,撰写的《格致草》,在当时是一本颇有影响的天文学、气象学通俗读物。
精通医学的熊宗立是我国医学界一位有重要贡献和世界影响的医学家,比李时珍整整早出一个世纪。他的医学著作和他所注释、校勘的医书,是我国中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还传入日本,在日本多次被翻刻印行。
综上所述,还有熊俊民、熊敦常、熊天启、熊迪、熊遹、熊可量、熊以宁、熊节、熊刚大、熊庆胄、熊新民、熊熙、熊大木等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遍及全国为官或著书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