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可以做砚台(十三)-墓砖砚

标签:
历史文化图片收藏教育 |
分类: 古砚珍赏 |
墓砖砚
天津博物馆古砚藏品中有一方“民国改制
这是由一块虽然残破但还较为规整的墓砖改制的砚台。砚长16.8厘米,宽15.4厘米,厚5.8厘米。砚为长方形,砚面开方形砚堂,砚的材质紧实细腻。砚体右侧有残缺阳文“陈郡太守淮南…….府君夫人….椁….”。经查,陈郡是秦始皇横扫六合,创立秦国后,设置的36郡之一,郡辖豫东、豫南、安徽等地12县,郡最高长官称太守。“椁”本意是指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这里应该是指砖室墓。从这段不甚完整的信息中,我们可知,这是一块墓砖。而且是一块刻着少见的阳文的墓砖。
墓砖来自砖室墓,所谓砖室墓是我国古代的墓葬构造形式之一。我国迄今为止,最早的砖室墓是1988年在陕西临潼东陵发现的,这是两座战国晚期的砖室墓,一座由475块砖平砌构筑,另一座由155块砖立砌而成。砖的规格约长42厘米,宽15厘米,厚9厘米,重18公斤。随着汉代“事死如事生”观念影响,厚葬风气日盛,砖室墓亦盛行起来。砖室墓用砖,开始是大型的空心砖,后来被小型的长方形砖替代。典型砖室墓的建造流程是:先从地面向下挖一个竖坑,再在竖坑底下横开一个穴,再在横穴中用砖砌成墓室,然后把棺材放进去。
前一篇:什么可以做砚台(十二)-墓莂砖砚
后一篇:什么可以做砚台(十四)-画像砖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