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抄手说洮砚——《宋郑孝胥铭洮河石砚》

标签:
文化历史收藏图片教育 |
分类: 古砚珍赏 |
鹦鹉洲前抱石归,琢来犹自带清辉。
芸窗尽日无人到,坐看元云吐翠微。
洮砚因地得名,制砚石材产自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洮河乡,这里古代为洮州辖治,所以被称为“洮砚”。洮砚因石而得名,在洮河中游岸边有座山,山形特像一顶喇嘛僧帽,所以被称为喇嘛崖,洮河石就产自喇嘛崖下的洮河里,所以,又被称为“洮河石砚”。
古籍中对洮砚最早的记载,来自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的《论砚》:“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端、歙、临洮”。从中可知,洮砚在唐代已有存在。只是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相应的考古实物为证。洮砚兴盛于宋代,原因是:宋熙宁年间,征战于洮河边的秦风路经略使司王韶将军选用当地特产洮砚作为贡品敬奉朝廷,分赠官员,受到皇帝及文人墨客的喜爱,洮砚由此享有盛名,身价大增。明代起,由于开采导致本来就稀少的洮河石矿脉日渐枯竭,洮河石砚的生产濒临衰亡。
洮砚是“四大名砚”中石材产地海拔最高的,海拔在2800—4000米之间。洮河石是一种由沉积在泥盆地中的细泥型物质经过高压高温等地质变化形成的细泥板页岩石。由于大多数洮石矿脉三面环水,长期在寒冷的水中浸泡,被湿润之气滋润,所以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质地和特性。
1、结构密实——洮河石材结晶颗粒均匀,直径在0.01毫米以下,无杂质,呈三角形结构均匀排列,形成砚石的锋面,因此,洮砚具有发墨快而均匀,研墨无声,研出的墨汁细腻有光泽等特点。
2、质地细润——洮河石材长期处在高寒深水之中,因而石质坚实莹润,手感细腻,呵气出水珠。具有水分不易散开,贮墨久而不干涸的特性。
3、硬度适中——洮河石材硬度为摩氏3.5-4度,而墨锭的硬度为摩氏2度,所以洮砚即耐磨又下墨。另外,板页岩结构石性温和,硬而不脆,适宜雕刻。
4、色彩美丽——洮河石有绿、紫、黄三种颜色,绿色是洮河石的代表色,以“鸭头绿”又称“绿漪石”最为珍贵。北宋大诗人黄庭坚曾写诗赞曰:“洮河绿石含风漪,能淬笔锋利如锥”。
洮砚的石品有石纹、圆晕、膘皮等。膘皮又称“石皮,”是石材上天然形成的表皮,其石色、纹理和分布状态是洮河石特有的,也是区分洮河砚石优劣的标准之一。所以才有“端砚看“眼”,洮砚看“膘”的说法。
《宋
这方砚上有两处铭文。
砚体左侧刻有郑孝胥题铭:“北宋洮河产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