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盘点文博圈里面的那些撕逼

(2017-03-06 22:47:06)
标签:

杂谈

​作为集万千宠爱与辱骂的博主,从2015年开始到现在,以每天查看100条评论来看,查看的微博评论数至少超过40000条,其中有不少是奇葩的言论。作为遗产君的我,是非常幸运的,因为能够忍受“遗产君”这三个吓人的名字关注我并且对文物古迹感兴趣的一般都是素质很高的人。

这两年,我还是见识了不少神奇的评论,​今天总结一些经常遇到的,相信不管是我还是各个在文博圈的博主多少会遇到一些。如果没有遇到,恭喜恭喜,你的人品相当不错。当然,我也有很多不对的时候,语气激烈态度不好,我首先表示反思。

1.只看关键词,不看全文。

比如“秦始皇陵是我国最具价值的古代陵墓之一,虽然曾经遭受盗掘,但是至今保存完好”​

于是就有人评论“盗你妹的墓啊,秦始皇陵是你能盗的吗”​

我的回答:送你一根冲天炮,有多远飞多远“”​

2.”考古就是盗墓“​ (高频词汇)

我的回答:“就你这智商只能做陪葬品”​

3.“古建筑拆了就拆了,有啥好可惜的。让你住你住吗?”​ (高频词汇)

我的回答:“第一,古建筑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拆除就不可能穿越到那个时代再重新建。即使现在你重建了,也不可能建起一座比那还要古老的建筑。当然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必须的,如果存在的古建筑有高价值而且确实对现在的重要工程建设造成干扰,起码异地搬迁复原是底线。古建筑我住过啊,平遥古城的还真不错”​

4.“这破房子不拆我们800万人住哪里?城市还发展不发展了?”​(高频词汇)

我的回答:“一处顶多占地面积达1000米的古建筑怎么就阻挡你800万人生存了,那么小的地方住800万人,你指的是蚂蚁吧?”​

5.”XX局都是吃shi的吗?“

我的回答:“人家也很忙,人家也没那么大的权利,不可能面面俱到。有这个时间骂人,还不如干点正事”​

6.“你看书看多了了不起啊​”

我的回答:“你无知还感到光荣了?要不要我带你游街示众?”

7.”狗屁专家“

我的回答:“我还真不是专家”​

8.“乱说,我怎么不知道?”​

我的回答:"不知道就多看书,实在不行百度"

9.”放屁!这连考古报告上都没有“​

我的回答:”可怜的机器人“​

10.”汉唐建筑远非明清可比!“​

我的回答:”麻烦多看下书。不可否认唐代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走向成熟的结果,但汉代建筑还真没有你想的那么好。斗拱不成熟屋檐出檐不远屋顶僵硬,建筑墙角都不得不立两根檐柱等等等等。最简单的说,汉唐距离明清隔了1000多年,建筑是在不断发展的,你拿1000多年前的东西跟千年后得东西比,结果很明显。明清时期建筑的建造技巧绝对要比汉唐高出很多,而且建筑居住的舒适度和装饰要高出许多。当然,也要看从哪方面看,从外观比较的话,唐代建筑舒缓的屋顶和硕大的斗拱确实给人感觉很舒服。“​

11.”你不怎样就配不上你的微博名“​

我的回答:”你要是在古代,当太监都没人要“​

12.中国文明比起xxx就是垃圾

我的回答:”孩子,你这回去种地都得饿死啊“​

13.”有这么多钱修这破房子还不如建希望小学“​

我的回答:”看到你我就知道为什么没有拿这钱去建希望小学了“​。国家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是有重点有协调的发展。教育要搞,文化产业也要搞。

14.私信”呵呵取关“​/评论并 ”呵呵取关“/转发并 ”呵呵取关“

我的回答:”你有我红吗?没有就请安静的离去“​

15.“别人埋得好好的干嘛挖出来,挖出来的宝贝还不是你们分了”

我的回答:”国家不会闲着没事去今天挖这个的坟明天挖那个的坟,修文物也很累的好吗?一般都是出于保护进行的抢救性发掘,这些文物不进行发掘保护,到时候你又要喊”XX部门干嘛去了?“

16.“发这个有什么意义?这个有什么好讨论的吗?”

我的回答:”几十个评论里面就你一个人逼逼。我发出来当然是有原因的,我知道粉丝们想看什么,一方面我知道该怎么引导大众去关注文物文化,一方面是回答部分人的疑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