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意境美 赏析人物美
——《草房子》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
江西省会昌县教研室 汪春蓉
【作品简介】
《草房子》讲述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身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读书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作品格调高雅,由始至终充满美感。叙述风格谐趣而又庄重,整体结构独特而又新颖,情节设计曲折而又智慧。荡漾于整部作品的悲悯情怀,在人与人之间关系日趋疏远、情感日趋冷漠的当今世界,也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
【作者介绍】
曹文轩,作家、学者,代表作有《草房子》《红瓦》《根鸟》等,多部作品被翻译为英、法、德、日、韩等文字,曾获国际安徒生提名奖、宋庆龄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等国内外大奖。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这本书,带领学生走进纯美的儿童世界,感受环境的诗意美好和人物心灵的善良美好;
2.培养学生批注式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用心去感悟书中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和曲折的成长历程。
3.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感受文学的美好,从文学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教学过程】:
一、 走进草房子
1.出示课件: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
——(美)狄金森
2.《草房子》就是一本这样的书,将把我们带到美好的远方。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草房子。
二、 了解《草房子》(了解基本信息)
1. 聊如何了解一本新书?师:通常,拿到一本新书,你会看什么?(预设:看封面,看作者,看内容提要,看序言,看目录,看语言风格。)这些信息都能告诉我们,这本书是否吸引我们看下去,有些书,仅仅看第一页,就像遇上一位心心相印的知己,他写的,都是我们的心里话,那么这本书就产生了巨大的磁场,吸引我们迫不及待地看下去。
2.了解作者。(重点引导学生谈一谈关于作者的信息)
3.出示课件:曹文轩,作家、学者,代表作有《草房子》《红瓦》《根鸟》等,多部作品被翻译为英、法、德、日、韩等文字,曾获国际安徒生提名奖、宋庆龄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等国内外大奖。
4.补充内容,曹文轩先生1954年出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在那里生活了20年。
三、感受意境美(感受语言的清新、优美)
1.. 草房子是40年前江苏盐城人居住生动最有特色的住所,那作家是如何描写草房子的呢?
2.课件出示书中第5页对草房子的描写:
这一幢幢草房子,看上去并不高大,但屋顶大大的,里面很宽敞……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里,冬天是温暖的,夏天却又是凉爽的。这一幢幢房子,在乡野纯净的天空下,透出一派古朴来。而当太阳凌空而照时,那房顶上金泽闪闪,又显出一派华贵来。
3师:草房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畅谈读后感受,带着感情朗读。
4.师:作家用优美清新的语言,营造出诗意的意境,令人神往。这样的描写,在书中俯拾即是。
5.课件出示第68页景物描写片段:
微风翻卷着荷叶,又把清香吹得四处飘散。几支尚未绽开的荷花立在月色下,像几支硕大的毛笔,黑黑地竖着。桑桑能够感觉到:它们正在一点一点地开放。
第146页:
这时,似乎有点清冷的月亮,高高地悬在光溜溜的天上,衬得夜空十分空阔。雪白的月光均匀地播撒下来,照着泛着寒波的水面,雾气袅袅飘动,让人感到寂寞而神秘。
6. 师:细读这些文字,你有什么感受?(生谈感受)
师:作家清新优美的语言,如一首美妙的歌轻轻回荡在耳边,又如一股甘甜的泉水滋润我们的心田。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诗意的环境里生活的人,也和草房子一样美丽可爱!
7.在这诗意美好的环境里生活的人,也一样的诗意美好,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故事。
三、 走进故事
1.出示 目录
第一章 秃鹤
第二章 纸月
第三章 白雀(一)
第四章 艾地
第五章 红门(一)
第六章 细马
第七章 白雀(二)
第八章 红门(二)
第九章 药寮
2.师:初读目录,你最想了解哪一章节的内容?为什么?
(生交流)
师:看来,这目录特别有吸引力,吊起了孩子们阅读的胃口。
3,师:每一章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曲折故事,一个鲜活可爱的人物.让我们走近这些可爱的人物。
五、 赏析人物美(学会赏析批注,感悟美好,)
1, 走近秃鹤
1)文中有一段把秃鹤的外貌描写得特别传神的话,请找出来读读。
2)指读描写秃鹤外貌的一段话
师:听了他的朗读,你觉得秃鹤长得帅吗?
3)那秃鹤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光头的呢?
幻灯出示秃鹤三年级前、三年级时。长不出头发时的片段。(默读)
4)为了这光头,秃鹤曾自卑流泪,也曾饱受嘲笑和冷落。但是在第一章最后一句话是这么写的
(出示课件)
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海,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读完这句话,你能猜猜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吗?(小组交流)
5).天生秃顶的秃鹤由懵懂无知到对尊严的执著坚守。演出了令人发笑又令人心酸的悲喜剧。秃鹤的鲜活形象具有一种巨大的魔力,它令我们深深回望我们的少年时代——回望我们曾有过的类似的快乐与伤痛。曹文轩写的不仅仅是秃鹤……如果秃鹤是你,面对同学们的嘲笑,你会怎么做呢?(小组讨论,交流呢)
6)秃鹤为获得尊严,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心灵历程?这其中有着怎样曲折的情节发展?想知道吗?那就请在课后细细品读这本书。
2, 走近桑桑
1)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桑桑,他是作家笔下理想男孩的形象,那他究竟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2) 1.自读关于桑桑文字材料(一)(二)。
2.划出你最有感触的词句,并在旁边写下阅读批注。
3. 在小组内交流你的阅读批注。
3)在江南水乡,有着唱童谣的人文风俗.天真烂漫的桑桑就特别喜欢唱童谣,播放桑桑唱童谣视频。
童谣
一颗星,
挂油瓶!
油瓶漏,
炒黑豆!
黑豆香,
卖生姜!
生姜辣,
叠宝塔!
宝塔尖,
戳破天!
天哎天,
地哎地,
三拜城隍和土地!
土地公公不吃荤,
两个鸭子囫囵吞!
4)还有一种童谣叫颠倒歌,拍手唱歌,感受语言的诙谐美
姐姐十五我十六,妈生姐姐我煮粥,
爸爸睡在摇篮里。没有奶吃向我哭,
记得外公娶外婆,我在轿前放爆竹。
(师:这种歪曲事实、幽默诙谐的颠倒歌灿烂了桑桑童年的天空,读着读着,我们不禁莞尔一笑。)
5)生交流读片段一所做的批注,师随机出示批注。
走近桑桑
他汗淋淋的,却挑了一条最厚的棉裤穿上,又将父亲的一件肥大的厚棉袄也穿上了身。转眼看到大木箱里还有一顶父亲的大棉帽子,自己一笑,走过去,将它拿出,也戴到了汗淋淋的头上。桑桑的感觉很奇妙,他前后左右地看了一下,立即跑出院子,跑到教室中间的那片空地上。
批注一:大热天穿棉袄,真是匪夷所思、闻所未闻,爱异想天开的桑桑太古怪了。可这不正是小孩子的天真烂漫、懵懂无知吗?
6)生交流片段(二)的阅读批注。师随机出示批注。
他心里战栗地叫喊着:“你们来吧!你们来吧!”两条细腿却如寒风中的枝条,瑟瑟发抖。他甚至想先放下手中的砖头,到大树背后撒泡尿,因为他感觉到他的裤子已经有点潮湿了。
批注二:在强大的对手前面,桑桑害怕、胆怯,但绝不示弱。他心中充满着正义,始终勇敢面对,并积极地想出万全之策,这是真正的男子汉气概!
7)桑桑得了一场大病,在生命垂危之际,他是怎样做的?(课件出示相关片段)曾经淘气的桑桑在重病中变得特别善良,他拖着病体去帮助妹妹完成心愿……这就是人性之美。
幻灯出示: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为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曹文轩
8)正直善良的桑桑,后来病好了吗?他会有怎样的命运?你们想知道吗?那么,请在课后再一次走进草房子。
六:总结,推进全书阅读
1.师:《草房子》以优美的语言讲述了成长的美丽,书中诗意的环境描写、曲折的故事情节、人物的美好善良,都给我们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那么著名的作家又是怎样评论这部小说的呢?
2、课件出示名家评论,生读。
《草房子》是一首诗。——肖复兴
当我们一页页、一章章地读着这部小说时,闪耀在眼前的是一道道满盈爱心和可贵人格的光彩。——张美妮
读《草房子》真正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文学的享受、艺术的享受,是一种真、善、美的享受。——樊发稼
3、总结:孩子们,课后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草房子,去感受可爱的主人物在懵懂时的天真烂漫,在痛苦中对尊严的坚守,在脆弱中对正直、善良 的无悔选择,让心灵和情感得到真善美的熏陶。
附1: 板书设计
草房子
小说
懵懂时的天真烂漫
环境(诗意)
美 痛苦中坚守尊严、自立
情节(曲折)
脆弱中选择正直、善良
人物(美好)
附2:自读材料
阅读提示 1.自读关于桑桑文字片断(一)(二);
2.划出你最有感触的词句,并在旁边写下阅读批注;
3. 在小组内交流你的阅读批注。
关于桑桑片断(一)
桑桑往屋里瞥了一眼,知道母亲已在竹床上午睡了,就走到了院子里。他汗淋淋的,却挑了一条最厚的棉裤穿上,又将父亲的一件肥大的厚棉袄也穿上了身。转眼看到大木箱里还有一顶父亲的大棉帽子,自己一笑,走过去,将它拿出,也戴到了汗淋淋的头上。桑桑的感觉很奇妙,他前后左右地看了一下,立即跑出院子,跑到教室中间的那片空地上。
那时,纸月也已走进校园。
但桑桑装着没看见她,顺手操了一根竹竿,大模大样地在空地上走。
首先发现桑桑的是蒋一轮老师。那时,他正在树阴下的一张竹椅上打盹,觉得空地上似乎有个人在走动,一侧脸,就看见了那样一副打扮的桑桑。他先是不出声地看,终于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出来。随即起来,把老师们一个一个地叫了出来:“你们快来看桑桑。”
过一会儿就要上课了,各年级的学生正陆续走进校园。
桑桑为他们制造了一道风景。桑桑经常为人们制造风景。
纸月将身子藏在一棵粗壮的梧桐后,探出脸来看着桑桑。
桑桑似乎看到了一对乌溜溜的眼睛,又似乎没有看见。
空地周围站了许多人,大家都兴高采烈地看着。不知是谁“嗷”了一声,随即得到响应,“嗷嗷”声就在这夏日的天空下面回响不止,并且愈来愈响。桑桑好像受到了一种鼓舞,拖着竹竿,在这块空地上,小疯子一样走起圆场来。
过不一会儿,“嗷嗷”声有转换成很有节奏的“桑桑!桑桑......”
桑桑就越发起劲的走动,还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动作来,桑桑将这块空地当做了舞台,沉浸在一种贯穿全身的快感里。汗珠爬满了他的脸。汗水流进了他的眼睛,使他睁不开眼睛,他就半闭着双眼打着圆场。或许是因为双眼半闭,或许是因为无主之地走圆场,桑桑就有一种陶醉感,和那回偷喝了父亲的酒之后的感觉一模一样。
四周是无数赤着的上身,而中间,却是隆冬季节中一个被棉衣棉裤紧紧包裹的形象。有几个老师一边看,一边在喉咙里咯咯咯地笑,还有几个老师笑得弯下腰去,然后跑进屋里喝口水,润了润笑干了的嗓子。
桑桑这回是出尽了风头。
关于桑桑片断(二)
桑桑心里其实是害怕的。他不是板仓的人,他面对着的又是三个看上去都要比他大比他壮实的男孩。但桑桑很愿意当着纸月的面,好好地与人打一架。他心里战栗地叫喊着:“你们来吧!你们来吧!”两条细腿却如寒风中的枝条,瑟瑟发抖。他甚至想先放下手中的砖头,到大树背后撒泡尿,因为他感觉到他的裤子已经有点潮湿了。
“桑桑......”纸月终于叫道。
桑桑没有回头,一手抓着一块半截砖头,现在那儿,等着刘一水他们过来。
刘一水先跑过来了,望着桑桑问:“你是谁?”
“我是桑桑!”
“桑桑是什么东西?”刘一水说完,扭过头来朝周德发和吴天衡笑着。
桑桑把两块砖头抓的紧紧的,然后说:“你们再往前走一步,我就砸了!”
刘一水说:“你砸不准。”
桑桑说:“我砸得准。”他吹起牛来:“我想砸你的左眼,就绝不会砸到你的右眼上去。”但他随即觉得现在吹这个牛很可笑,就把腿叉开,摆出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
刘一水们互相搂着肩,根本不把桑桑放在眼里,摆成一条线,大摇大摆地走过来了。
桑桑举起了砖头,侧过身子,作出随时准备投掷的样子。刘一水们不知是因为害怕桑桑真的会用砖头砸中他们,还是因为被桑桑的那副凶样吓唬住了,暂时停了下来。
而这时,桑桑反而慢慢地往后退去。他在心里盘算着:当纸月登上渡船的那一刹那,他将砖头猛烈地投掷出去,然后也立即跳上渡船,将这一头的绳子解掉,赶紧将渡船拉向对岸。
纸月似乎明白了桑桑的意图,就往大堤下跑,直奔渡船。
桑桑就这么抓着砖头,一边瞪着刘一水们,一边往后退着。刘一水们还真的不敢轻举妄动,只是在一定的距离内,一步一步地逼过来。
桑桑掉头看了一眼,当看到纸月马上就要跑到水边时,他突然朝前冲去,吓得刘一水们掉头往后逃窜。而桑桑却在冲出去几步之后,掉头往大堤下冲去。桑桑一边冲,一边很为他的这一点点狡猾得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