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生死学——生命与关怀》

(2022-12-11 08:22:37)
标签:

教育

文化


 

       《新生死学》出版于《新生命教育》七个月后,可视为姊妹携手的代表作,但书写方式有所出入;在本书的主体部分,我又回到运用自如的百帖千字文体裁,以彰显生死议题的情意本真。本书乃是前书的延续,序言有云:「《新生命教育》……2019年秋天问世,灵感似乎没有就此打住,文思泉涌之下,本书《新生死学》又成为前书的『接着讲』。『接着讲』是当代中国哲学家冯友兰所提出的创新治学方法,但在此之前必须先谨守传统『照着讲』。这两点在我看来,不啻体现出宋儒陆九渊所指『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的不同学问工夫……。不惑之年接触到由哲学家傅伟勋所创的生死学,便将之视为哲学『爱好智慧』之大用;眼前《新生死学》一方面对他的体用思想『接着讲』,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自己多年思索的更上层楼。」此时距我所写头一种生死学教科书已近二十载。

 

       早期所写生死学教科书是为电大电视教学节目之用,因无法直接面对观众,只能有板有眼地谨言慎行。如今上通识课以传道授业解惑,台下坐着年纪差了半世纪青春无法挡的小姑娘及小伙子,作为学生眼中真正的「老」教授,对生老病死加怪力乱神的课题叙事讲古,也许更能发挥大智教化的综效,因此乃有本书的诞生。全书共分上下两篇〈知道〉与〈行动〉,每篇两章,每章四节,每节六帖,以哲理小品娓娓道来,死生大事尽在其中矣。上篇介绍「死学」及「生学」,主题分别包括「死亡体验、死亡现象、死亡知识、死亡智能」和「生命科学、生命教育、生命学问、生命情调」;下篇讨论「关怀」及「新生」,包含「关怀伦理、关怀实践、关怀专业、关切人生」和「新生活、新生涯、新生趣、新生死」。《新生死学》的副题《生命与关怀》,正是上述诸课题的核心价值与竞争力。

 

       不同于长期沿用讲授的「生物心理社会伦理灵性一体五面向人学模式」与「生死教育、生死辅导、生死关怀、生死管理四大专业」之内容,《新生死学》更多参考「解决问题导向学习」(PBL)的精神,用一个个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的小问题,去激发学生哲理思考能力。例如我在论及死亡体验时写道:「一般而言,人际关系的有无,可视为究竟是死亡体验亦或死亡现象的判准,毕竟死亡现象大多事不关己。此中心理状态系于『关怀』,关怀包含『关心』与『照顾』两部分。后者直接及于对象,无论相干与否;前者……仅止于在乎,但于在乎对象会出现失落感受,……我视之为死亡体验。相对便属似有若无身外之事的死亡现象……」现代人在处理悲伤失落情绪时有可能过与不及,有必要就事论事加以反思,尽量执中道而行。毕竟世事无常,面对生死就必须学会放下舍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