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死学24:交代
(2022-05-09 07:10:26)
标签:
教育文化 |
以心肠的软硬来区别宗教信仰的有无,我反思自己很有宗教感,但个性使然不愿信教,因为不想加入教团。我始终强调:「宗教和信仰是两件事;宗教为团体活动,信仰属个人抉择,个人可以选择信任何宗教,更足以坚持不信教。」个性上我倾向自了汉,无求于人亦不愿为人所求,不愿管人更不喜被人管,人生观近道家而远儒家。此一禀性气质令我对任何宗教团体及活动无不敬而远之,以避免身心被教团中人所「熏习」和宰制。教团跟政党类似,属于一个个小圈圈中圈圈大圈圈,性质上难免党同伐异,容不得刺耳的杂音跟碍眼的异行。现代生活在工商业社会里,受到组织束缚只能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毕竟还要混口饭吃。但是一头栽进教团「欢喜做,甘愿受」,有人法喜充满,之于我便觉浑身不自在,遂敬而远之且去之后快,基督徒林语堂坚持不上教堂的理由正是如此。
死亡智慧是否得以彰显,最佳印证之处便在于交代后事;一个人如果到了大去之际还不懂得放下舍得,就难免显得不智了。「放下」包括许多方面,财产分配固不必说,一身臭皮囊该当如何处置才是重点。我一向以「思者醒客、智者逸人」自居,古人说「智者乐水」,我遂欢喜交代海葬,清洁溜溜。尤有甚者,更应该学习的乃是奇美集团老板许文龙的「五不」:「不治丧、不竖灵、不设牌、不立碑、不占地」,尤其是不治丧。治丧在我看来只不过消费亡者以做给活人看,兼为社交活动,于我的自了汉性格则大可不必。倘若为了要从事遗体火化必须进殡仪馆,我可以接受的底线是联合奠祭,等待官样文章结束后立即送去火化,绝不接受之后的宗教仪式繁文缛节。像我母亲便排在早上第一台,费时约两小时;后面的可能拖到下午,不免折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