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业的意义
(2014-07-05 09:03:21)
标签:
教育数学王志鹏 |
分类: 承德县上谷初中 |
数学作业在数学学习中又以很大的比重,意义深远。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恰当的作业,可以提高课堂效益,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苏霍姆斯基说:“确定以理解和思考教材为目的的那种作业的性质,提高为此目的服务的独立的作业的课题,是具有高度教学艺术的事情。”传统的作业是教师通过“题海”来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试题、教学辅助用书等,没有精选,学生很累。创新的作业较少让部分学生感到太抽象、机械和乏味,缺少学科相互联系的题目或衔接“陡坡”太大,让大部分学生高不可攀。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数学学习的实质是:数学的语言或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换成通俗的话就是:数学知识要融入到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中形成一定的联系,这样的数学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对照这一观点,不难发现“练习为中心”作业模式在“理解语言或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由于受内容、长短、数量的限制,练习所要呈现的知识点不可首巳做到全面,知识体系间的联系比较隐蔽,在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互融合以及形成联系方面还不够突出.而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还无法直接从各种题目中找到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再加上他们基本上把做作业视为完成任务,拿到题目往往提笔就做,常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此,孤立的知识点掌握了,知识点之间却毫无联系可言,更谈不上知识体系的建构.因此,不论从教育理论还是从教学实际看,学生仅仅通过练习来实现自身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是不够的,必须寻找一种有效的途径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将解题所得的知识与自身数学认知有机地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