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反思
(2014-06-10 21:39:59)
标签:
佟晓旭 |
分类: 承德县四中 |
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反思
初中的学生,从小学自然学科中的一些生物知识,到刚接触初中的独立生物学科,好奇心强。那么如何使他们对生物学的好奇心转变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呢?这时可以用他们对生物实验的好奇心,激发兴趣。通过生物实验培养他们实验能力,使学生获得学习生物的方法和能力,增加自己的成就感。
一.实验教学的导入要有“磁力度”
教师可巧设导语激起其内心的求知浪花,营造积极探索学习的大氛围。如 “观察蚯蚓”的实验,在实验课开始即可联系生活实际设问:
(1)雨后蚯蚓为什么要钻出地面?
(2)蚯蚓是怎样运动的?
(3)你能辨认出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吗?
短短的几句话可引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他们做起实验就格外认真,观察起来特别细致。
二.
教学民主是创新教学的重要条件,老师要善于激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辩,对于敢于发表反驳意见的学生,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即使他的意见是错的,也要在肯定他的勇敢精神的前提下,通过讨论加以指导。
例如:生物教材涉及光合作用的意义,教师提到“万物生长靠太阳”。一学生立即提出反对意见“万物生长靠月亮”,引来学生的哄笑。对于这一与传统观念明显相悖的观点,我没有粗暴地加以指责,而是鼓励他说出他自己的想法,与他一起寻找证据,引导学生讨论,得出两者其实不相矛盾,而是角度不同的结论。对这位学生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传统的精神,教师在很多场合加以褒奖。
三、课内外结合,拓展创新空间。
除了课堂实验教学外,还可以积极开展校外、课外观察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野外,田间去接触实际、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以扩大视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书本知识。
如: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校园,认识校内动植物,认识每种植物的名称,所属类型,落叶情况;指导学生进行植物栽培,练习植物的嫁接和扦插技术;在青蛙的繁殖季节,捉些小蝌蚪带进教室,观察它的身体变化,从而了解它的发育史。
这些措施不仅能够培养操作技能,还能增强学生对生物的浓厚兴趣,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又通过实践丰富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的总结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