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展示,也是个人教学魅力的展示,更是个性化的展示。作为一名教师,上好每节课,是赢得学生掌声、被学生认可、尊重的的前提。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节好的地理课必备“五实”,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
扎实的课,即有意义的课。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一有意义的学习也正是课程三维目标的一个实现过程。
充实的课,即有效率的课。 这里的效率有两层含义:一是这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
丰实的课,即有生成的课。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既定知识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灵感的生成。
平实的课,即常态性的课。我们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当有人听课的时候,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也就是成了做课。教师课前很辛苦辅导学生,到了课堂上成了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大量的准备,课堂上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是准备好的东西的再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地生成许多新的东西。
真实的课,即有待完善的课。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压力,然后作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是出不了“彩”。
我们期待着精彩的课堂,充满生命智慧的课堂、充满激情对话的课堂、充满思维碰撞的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