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付现成本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固定资产年折旧费用
(2015-01-14 20:57:50)
标签:
财经 |
非付现成本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1)非付现成本的内容 ①固定资产年折旧费用 ②长期资产摊销费用:跨年的大修理摊销费用、改良工程折旧摊销费用、筹建开办费摊销费用 ③资产减值准备 |
2)折旧等非付现成本对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影响,是通过所得税引起的。——折旧的抵税利益
①固定资产的投资额属于资本性支出,在支付现金的当期不能全额在税前扣除,需要在项目的预计寿命期内,通过税法规定的年折旧额和最终处置时的折余价值,分期在税前扣除; ②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中,不超过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内,各年按税法规定提取的折旧额可以在各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折旧本身为非付现成本(不产生现金流出),只是资本性支出的摊销形式,折旧对现金流量的影响,是通过所得税引起的——折旧抵税额(现金流入量): 折旧抵税额=折旧额×税率 资本预算中的折旧必须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包括:折旧方法、折旧年限、残值率等。 折旧抵税作用产生的前提:企业承担纳税义务;若企业不承担纳税义务,则无需在资本预算中考虑折旧因素。 ③在固定资产处置时,尚未折旧完毕的折余价值(原值-按税法规定计算的累计折旧),在处置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
|
例如,某公司拟花费100万元购置一台设备,预计使用4年。按照税法规定,该设备的折旧年限为6年,法定残值率为10%,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则该公司在4年的预计使用年限内,每年可以按照税法规定计提折旧(100-10)/6=15(万元),假设该公司适用25%的所得税税率(下同),则每年可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15万元,减少所得税支出(获得折旧抵税利益)15×25%=3.75(万元)。
在第4年末处置该设备时,该设备的折余价值为100-15×4=40(万元),可以减少第4年的应纳税所得额40万元。 显然,在设备4年的使用年限内,通过计提折旧,该公司在税前扣除了设备购置成本中的15×4=60万元;通过在第4年末处置设备时将折余价值在税前扣除,在税前扣除了设备购置成本中的40万元,从而将设备购置成本100万元全部在税前扣除。 |
前一篇:营业期现金流量(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