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法的处理步骤(重要)

(2014-12-01 21:32:04)
标签:

股票

会计处理
  1.方法归类
  ①追溯调整法(基本都用这种方法)
  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即视同该业务从一开始用的就是新政策,并依此思路将以前政策下的所有会计核算指标进行“翻新”。
  ②未来适用法(实在追不出来,采用这个)
  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
  2.方法的选择
  ①企业依据法律或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行政法规、规章的要求变更会计政策,分别以下情况处理:
  a.国家如果明确规定了处理方法的则按照规定处理即可;
  b.国家未作明确规定的,按追溯调整法处理。
  ②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将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列报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较数据也应当一并调整,但确定该项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③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列报前期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从可追溯调整的最早期间期初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在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3.追溯调整法的处理步骤(看题)-例题下面还有步骤理论解释
  【基础知识题】甲公司2011年12月15日购入一栋商务楼,初始入账成本3 0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30年,假定无残值。2012年初甲公司将其出租给乙公司使用,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认可其成本模式计量口径。2013年1月1日,由于房地产交易市场成熟,具备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甲公司决定对该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2013年初大楼的公允价值为3 100万元。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所得税率为25%。
  『正确答案』
  ①解析过程及会计分录:
1.以前年度多计其他业务成本100万元,少算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00万元;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3 000
        ——公允价值变动  1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00
  贷:投资性房地产            3 0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其他业务成本   1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2.以前年度税前利润少算200万元,但不存在少交所得税的情况;
3.以前年度少算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0万元,相应地少算“递延所得税负债”和以前年度所得税费用各50万元;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50
4.以前年度少算净利润150万元;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0
上述三笔分录合并后:
借:投资性房地产      3 1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00
  贷:投资性房地产        3 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5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0
5.以前年度少提盈余公积15万元;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
  贷:盈余公积        15
6.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少算135万元。
  ②报表修正
  资产负债表
  2013年12月31日
资产 年初数 负债 年初数
投资性房地产 +2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50
      盈余公积 +15
      未分配利润 +135
资产合计 +200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 +200
  利润表
  2013年
项 目 上年数
一、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1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收益以“-”号填列)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净损失以“-”号填列) +100
投资净收益(净损失以“-”号填列)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200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填列) +200
减:所得税费用 +50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填列) +150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013年度
项目 本年金额
……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合计
一、上年年末余额            
加:会计政策变更    +15 +135 +150
前期会计差错            
二、本年年初余额            

==================================================================

【教材例18-1】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是一家海洋石油开采公司,于2002年开始建造一座海上石油开采平台,根据法律法规规定,该开采平台在使用期满后要将其拆除,需要对其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整治。2003年12月15日,该开采平台建造完成并交付使用,建造成本共120 000 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2009年1月1日甲公司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具有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要求将相关弃置费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对之前尚未计入资产成本的弃置费用,应当进行追溯调整。已知甲公司保存的会计资料比较齐备,可以通过会计资料追溯计算。甲公司预计该开采平台弃置费用10 000 000元,假定折现率(即为实际利率)为10%。不考虑所得税和其他税法因素影响。该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正确答案』根据上述资料,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1)计算确认弃置义务后的累积影响数(见表18-1)
  2004年1月1日,该开采平台计入资产成本弃置费用的现值=10 000 000×(P/S, 10%,10)=10 000 000×0.3855= 3 855 000(元);每年应计提折旧=3 855 000/10=385 500(元)。
单位:元
年份 计息金额 实际利率 利息费用① 折旧② 税前差异-
(①+②)
税后差异
2004年 3 855 000 10% 385 500 385 500 -771 000 -771 000
2005年 4 240 500 10% 424 050 385 500 -809 550 -809 550
2006年 4 664 550 10% 466 455 385 500 -851 955 -851 955
2007年 5 131 005 10% 513 100.5 385 500 -898 600.5 -898 600.5
小 计 1 789 105.5 1 542 000 -3 331 105.5 -3 331 105.5
2008年 5 644 105.5 10% 564 410.55 385 500 -949 910.55 -949 910.55
合 计 2353516.05 1927500 -4281016.05 -4281016.05
  甲公司确认该开采平台弃置费用后的税后净影响额为-4 281 016.05元,即为该公司确认资产弃置费用后的累积影响数。
  (2)会计处理
  ①调整确认弃置费用
  借:固定资产——开采平台——弃置义务   3 855 000
    贷:预计负债——开采平台弃置义务     3 855 000
http://images.cdeledu.com/images/7559/1801/sxb180101.gif
  ②调整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 281 016.05
    贷:累计折旧                1 927 500
      预计负债——开采平台弃置义务      2 353 516.05
  ③调整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428 101.61(4 281 016.05×1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28 101.61
  (3)报表调整
  资产负债表(简表)
  2009年12月31日         单位:元
资 产 年初余额 负债和股东权益 年初余额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前 调整后
……       ……      
固定资产       预计负债 0 6208516.05
开采平台 60000000 61927500 ……      
         盈余公积 1700000 1271898.39
         未分配利润 4000000 147085.56
……       ……      
  在利润表中,根据账簿的记录,甲公司重新确认了2008年度营业成本和财务费用分别调增385 500元和564 410.55元,其结果为净利润调减949 910.55元。
  利润表(简表)
  2009年度    单位:元
项 目 上期金额
调整前 调整后
一、营业收入 18 000 000 18 000 000
减:营业成本 13 000 000 13 385 500
……      
财务费用 260 000 824 410.55
……      
二、营业利润 3 900 000 2 950 089.45
……      
四、净利润 4 060 000 3 110 089.45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简表)   
  2009年度    单位:元
项 目   本年金额
…… ……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
一、上年年末余额    1 700 000 4 000 000   
加:会计政策变更    -428 101.61 -3 852 914 .44   
前期差错更正            
二、本年年初余额    1 271 898.39 147 085.56   
……           

=================================================================

步骤解释
①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数
  所谓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数,是指假设与会计政策变更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在初次发生时即采用新的会计政策,而得出的变更年度期初留存收益应有的金额,与现有的金额之间的差额,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是对变更会计政策所导致的对净损益的累积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对利润分配和未分配利润的累积影响金额,但不包括分配的利润或股利。
  a.根据新的会计政策重新计算受影响的前期交易或事项
  b.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差异
  c.计算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
  d.确定前期中的每一期的税后差异
  e.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在实务操作中,为了能够明晰地对比出两种会计政策的差异,可以同时列示出两种会计政策下的业务处理,通过直接对比的方式来发现业务处理的差异并找出调整分录。
  ②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
  ③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
  a.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应包括在当年的会计报表的期初留存收益中;
  b.对于比较会计报表诸项目也应按新的会计政策口径来调整。常见的影响项目是:比较会计报表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和当年的利润分配和期末留存收益。
  ④会计报表附注说明
  【关键考点】全面掌握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