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寻倪芳华
寻倪芳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51
  • 关注人气: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金结算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分录+题目)

(2014-10-27 23:15:45)
标签:

股票

股票增值权的授予条件
  1.激励对象从20×7年1月1日起在该公司连续服务3年。
  2.激励对象未发生如下任一情形:
  (1)最近三年内被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或宣布为不适当人选的;
  (2)最近三年内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中国证监会予以行政处罚的;
  (3)具有《公司法》规定的不得担任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情形的。
  3.在授予日后5年内每12个月执行一次增值权收益,符合可行权条件的激励对象可按照当时股价的增长幅度获得现金。该增值权应在2×11年12月31日之前行使。

  
  二、股票期权的授予日、授予对象、授予数量
  1.股票期权的授予日:20×7年1月1日。
  2.授予对象:
  董事、总经理、副总经理、技术总监、市场总监、董秘、财务总监以及核心技术及业务人员等100人(名单略)。
  3.授予数量:共授予激励对象每人100份现金股票增值权。执行日前30个交易日乙公司平均收盘价(执行价)高于激励计划公告前30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基准价)、每份股票增值权可获得每股价差收益。

  乙公司20×7~2×11年的相关情况如下:
  乙公司估计,该增值权在负债结算之前的每一资产负债表日以及结算日的公允价值和可行权后的每份增值权现金支出额如下表所示:    单位:元
年份 公允价值 支付现金
20×7 15  
20×8 16  
20×9 20 16
2×10 25 20
2×11   26

  乙公司预计所有公司激励对象都符合授予条件3中的要求。
  第1年有20名激励对象离开乙公司,乙公司估计3年中还将有15名激励对象离开;第2年又有10名激励对象离开公司,公司估计还将有10名激励对象离开;第3年又有15名激励对象离开,第3年年末,有30人行使股份增值权取得了现金。第4年年末,有20人行使了股份增值权,第5年年末,剩余5人也行使了股份增值权。
  本例为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正确答案】
  1.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

年份 负债计算(1) 支付现金计算(2) 负债(3) 支付现金(4) 当期费用(5)
20×7 (100-35)×100×15×1/3   32 500   32 500
20×8 (100-40)×100×16×2/3   64 000   31 500
20×9 (100-45-30)×100×20 30×100×16 50 000 48 000 34 000
2×10 (100-45-30-20)×100×25 20×100×20 12 500 40 000 2 500
2×11 0 5×100×26 0 13 000 500
总额       101 000 101 000

  2.会计处理
  (1)20×7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32 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32 500
  (2)20×8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31 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31 500
  (3)20×9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34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34 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48 000
    贷:银行存款             48 000

  (4)2×10年12月31日: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股份支付    2 500        (过了等待期了(可行权日),就不能再走管理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2 500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40 000
    贷:银行存款              40 000
  (5)2×11年12月31日: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股份支付    500         (过了等待期了(可行权日),就不能再走管理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500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13 000
    贷:银行存款             13 00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