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策略探究》课题申请·评审书
(2018-10-24 12:57:26)、数据表
|
课题名称 |
小学低年级学生科学观察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
||||||||||||
|
关键词 |
小学科学 |
||||||||||||
|
课题类别 |
规划课题 |
学
分 |
小学科学 |
研究类型 |
应用研究 |
||||||||
|
负责人姓名 |
陈辛欣 |
专业职务 |
小学二级 |
研究专长 |
小学科学 |
||||||||
|
行政职务 |
旬阳县城关第二小学 工会主席 |
最后学历/最后学位 |
本科 |
是否担任导师 |
否 |
||||||||
|
工作单位 |
旬阳县城关第二小学 |
||||||||||||
|
通讯地址 |
旬阳县城关第二小学 |
||||||||||||
|
电子信箱 |
401842389@qq.com |
邮政编码 |
725700 |
||||||||||
|
联系电话 |
办公:
|
||||||||||||
|
身份证号 |
612429198208270023 |
||||||||||||
|
主
要
参
加
者 (限8人) |
姓 名 |
专业职务 |
研究专长 |
学历 |
所 在 |
||||||||
|
杨居台 |
高级教师 |
学校管理 |
本科 |
旬阳县城关第二小学 |
|||||||||
|
程心萍 |
高级教师 |
小学科学 |
本科 |
安康市教研室 |
|||||||||
|
郭庭霞 |
一级教师 |
小学科学 |
本科 |
旬阳县甘溪镇中心学校 |
|||||||||
|
杨传旭 |
二级教师 |
小学科学 |
本科 |
旬阳县城关小学 |
|||||||||
|
张帝平 |
二级教师 |
小学科学 |
本科 |
紫阳县城关二小 |
|||||||||
|
李 |
二级教师 |
小学科学 |
本科 |
旬阳县城关小学 |
|||||||||
|
邱崇来 |
一级教师 |
小学科学 |
本科 |
旬阳县吕河镇中心学校 |
|||||||||
|
宋 |
二级教师 |
小学科学 |
本科 |
旬阳县城关镇中心学校 |
|||||||||
|
预期最终成果 |
主 件:研究报告 附 件:论文、教学设计集 |
||||||||||||
|
预计完成时间 |
2019年6月 |
||||||||||||
—1—
|
成 |
著作者 |
成果形式 |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
发表出版时间 |
|
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艺术探微 |
杨居台 |
专著 |
陕西旅游出版社 |
201411 |
|
小学科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研究 |
程心萍 |
论文 |
《安康教育》 |
201706 |
|
实验改进与创新精品集锦 |
程心萍 |
微课 |
案例集 |
201704 |
|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改进与创新策略 |
郭庭霞 |
论文 |
《小学科学》 |
201707 |
|
|
|
|
|
|
|
|
|
|
|
|
|
|
|
|
|
|
|
课 |
课题类别 |
批准时间 |
批 |
完成情况 |
|
小学科学“三简四环”模式探究 |
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
2015.12 |
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
市级优秀成果奖 |
|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改进与创新研究 |
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
2017.8 |
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
结题 |
|
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设置与表达方式的研究 |
市级规划课题 |
2015.8 |
安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
结题 |
|
小学科学室外课实践研究 |
县级小课题 |
2015.6 |
旬阳县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 |
结题 |
|
|
|
|
|
|
—2—
四、课题设计论证
|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 (限3000字内) |
|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以提高全民族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在掌握必要文化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小学生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和兴趣,有许多自己想观察和想探索研究的问题。 近十几年来,许多发达国家都加大了科学课程的改革力度,注重学生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方法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贴近学生生活。这将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好奇心和求知欲及理解科学精神、学会科学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它作为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科学观察是培养小学生对陌生事物的一种探究和发现能力,并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认识科学、了解科学、学会对自然现象产生疑问,最后学会分享与合作。任何的科学活动都离不开观察,观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始。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这门学科,他们的观察与分析是否得到了教师的充分指导,将直接影响到科学探究的效果。一年级学生观察与成人观察的特点存在非常大的差别。容易出现“观察的无序性,观察持续时间短、观察记录与交流内容不一致、观察交流具有重复性、观察描述时经常与经验相联系”等问题。 因此,本课题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常见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学会自主观察学习、主动探究,并学会合作和交流,从中获得可信的知识,学会尝试整理和理解新经验,更好的适应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全面实施探究性学习;旨在通过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科学观察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改变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的观察指导不到位,指导过于宽泛,忽略具体方法的指导,也缺乏具体的指导行为与指导规范,促使其充分把握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充分领会《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对不同学段学生的课程目标,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二、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预期目标、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标 科学实验中的观察要讲究方法。要培养学生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善于撇开事物的那些扑朔迷离的非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捕捉观察目标,进而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其观察事物和现象的局限性,通过研究与思索,在科学实验中力求让观察的目的更明确,让观察的方法更合理,让观察的结果更精确,让观察的分析更深刻。 (二)研究内容 角色定位,合理分工。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工,让学生明白做每一件工作都是合作探究的必要过程,工作是没有贵贱之分,辛苦之分。指定一名小组长,至于其他“角色”由小组成员协商而定。这样一方面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发挥组员的各自优势。如:让严于律已的学生担任小组纪律监督员的职务,随时提醒在小组实验观察讨论过程中随意讲题外话或做其他与讨论无关行为的学生;让语言表达条理清晰的学生充任小组“发言人”的职务,对小组观察学习结果向外发布信息,并随时解答别人提出的疑问;让文笔优美者充任小组记录工作,对小组学习观察结果进行文字记录加工;绘画特长者充任小组美工工作,对小组学习中的有些实验现象结果用图表的形式进行记录,并美化加工,以期图文并茂一目了然…… 方法引导,细致观察。1.全面观察,即综合运用我们的多种感官进行观察的方法。2.重点观察,明确观察的主要研究对象,选择事物的重要部分观察的方法。重点观察有利于抓住事物的特征。3.顺序观察。有些实验现象是复杂多变的,而且还会有一定的秩序,只有对所有的现象全面有序地观察,才能有助于获得准确的观察结果,进行有序地分析。4.比较观察。找出相似、相异性。5.联想观察。从观察一种事物联想到另一种事物的方法。6.做观察记录。每进行一个科学实验观察时,都必须认真做观察记录,记录观察的现象和实验数据。 把握事实,客观描述。在对实验现象细致观察后,要对被观察对象进行客观、准确地描述。通过孩子们进行有结构的活动以后,直接得出观察结果,不能脱离事实胡编乱造,不能把听说的当成事实,不能把个人情感与感觉当成事实,不能把推理想象的东西当成事实,也不能把解释当成事实。客观准确地描述是证据,而解释是基于证据所产生的观点。 遵循步骤,有序分析。分析是指把一件事情、一种现象分成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分析的意义在于细致的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主线,并以此解决问题。在分析实验观察结果(现象)时,要引导学生遵循一定的步骤,有序进行。这在数据(实验现象记录结果)的分析上更能体现其必要性。 (三)预期目标 本课题所提出的“学会观察”就是期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增强学习科学的动机,提高观察和交流的兴趣,并能运用科学的工具、科学的方法独立自主地探究科学奥秘,在探究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1.有效运用观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给予学生大量的观察活动的机会并且每次观察活动都能充分运用感官,刺激他们的感觉,让孩子们的科学思维更加完善。 2.备足典型的观察材料,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观察的机会 充足的材料有利于分组观察,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观察的机会,更好地认识自然事物;典型的观察材料有利于学生顺利进行观察,找出其特征;新颖的材料可以激发学生乐于观察、主动探究的情绪,全面认识自然事物的特征。 3.训练学生运用感官感知事物的能力,掌握具体的观察方法 按照新课标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即用眼、耳、鼻、舌、手(皮肤)去直接感知自然事物的特性。训练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事物,不但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掌握用各种感官进行正确的观察的方法。 4.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年级的小学生对神奇的大自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利用儿童的这一特点,让他们亲自去接触自然界中的事物,凡是能观察到的教材内容都让他们亲自去看、去听、去摸、去感受,积极为他们创造观察的条件,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以此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引导他们在兴致勃勃的情绪中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得到能力的培养。 5.适时引导,提高学生观察的实效 观察不是随意的看,而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感知活动。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情绪性明显,注意力常集中到次要的或与观察不相关的方面去,有些同学甚至以为观察是玩耍,因此,观察前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观察要求,使学生明确观察范围和观察重点。 6.课内外活动相结合,使观察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的经常性活动 积极开展课外科学研究活动,力求把这种活动化为他们乐于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扩展知识,发展兴趣,锻炼能力,会促进和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四)创新之处 1.开放教学目标,促进观察能力的形成。 a.从明确“观察”的定义制定教学目标,走马观花式观察→目的性观察。 b.从学生的兴趣来制定目标:教师的任务 →学生的追求。 c.重建目标内容结构:随意空泛 →具体可操作。 2.深化“观察”的概念,促进观察能力的提高。 a.明确观察目的,有的放矢地观察。 b.注重方法的指导。 c.强化观察习惯,精细全面地观察。 三、研究方法、研究原则、实施步骤 (一)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对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准确界定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关键概念,并制定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 案例研究法:针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阶段等进行研究最终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案例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实进行的追述与思考,案例要重在反思。 行动研究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科学探究指导活动中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并使行动研究法贯穿于实验的全过程。 观察法:在平时的研究活动中,采用观察法,对有效探究指导的现状进行连续的、不间断地观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的探究能力养成情况,并记下观察记录,为课题研究提供各种依据。 经验总结法:在研究中和研究后采用经验总结法,总结出有效探究指导的策略,通过研究、学习、实践的过程,研究组成员做好阶段性研究总结。 (二)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保持学生科学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主导性原则: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要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索者,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新事物,教师启发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探索。 3.民主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要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相互启发,建立民主、和谐的关系,对学生创新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成果,要多肯定,多鼓励,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3个月(2018年6 月—8月) 资料梳理,寻找研究方向,细致任务分工。 形成课题研究方案,上报并组织开题报告会,筹备课题研究活动的展开。 (2)实施阶段:6个月(2018年8 月—2019年 2 月) 课题研究方案组织研究,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开展问卷调查和阶段性研究成果交流汇报。通过3次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实践,反馈效果,总结规律,寻找创新点。制作案例集。 召开中期论证会,形成中期阶段总结,对方案进行修正,使方案更完善,撰写相关论文。 综合分析调研活动的实施效果。通过讨论形成现状调研报告的基本思路,完成论文撰写。
(3)总结阶段:3个月(2018年3 月—2018年 5 月) 对于在研究中形成的所有材料进行整理、汇总。 健全“档案袋”,填写结题申请评审表。 认真撰写结题报告。 四、课题组组成及活动方式 课题组负责人:陈辛欣
专家组成员:杨居台
课题组成员:郭庭霞 活动方式: 1.开题预备会:由课题组拿出研究计划; 2.课例研究。 3.课题中期论证:拟定于2018年11月在旬阳县城关第二小学召开;
4.中期小结会:拟定于 5.课题结题鉴定会:拟定于2019 年 5月在旬阳县城关第二小学召开。 五、研究成果 1.结题报告。 2.撰写论文《小学低年级学生科学观察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3.一年级科学课优秀教学设计集1本。 4. 低年级观察科教学研究案例两篇。
|
—3—
|
|
—4—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
·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限1500字内) |
|
本课题预计研究时间为一年,课题前期准备阶段时间充裕,准备充分,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为课题的研究成果的生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课题负责人陈辛欣旬阳县城关第二小学科学教师,省级科学骨干教师,省级教学能手,旬阳县师训教研中心 “阳光师训”讲师。2014年所执教的《北极星“不动”的秘密》一课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小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举办的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2015年参加陕西省教学能手大赛,获得“陕西省教学能手”称号。2015年在“国培计划”-陕西省乡村教师送教下乡活动中被聘为“小学科学培训专家”。2016年指导的科学课《导体与绝缘体》在安康市小学科学优质课展评研讨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国培计划(2016)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中一师一优课《简单电路》《昼夜交替现象》均获得省级优课。2017年参加安康市小学科学实验创新大赛荣获一等奖。2014-2017先后参加两个省级规划课题研究均已结题。 其他主要参与人员: 杨居台,旬阳县城关第二小学校长,有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程心萍,中学高级教师,一直从事中小学实验教育研究工作,参与过多项课题研究工作。郭庭霞(小学一级教师)、李洁(小学一级教师)、邱崇来(小学一级教师)、杨传旭(小学二级教师)、张帝平(小学二级教师)、宋娟(小学二级教师)六位老师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理论,其中郭庭霞老师为省级优秀教学能手,杨传旭、张帝平两位老师为市级教学能手,课题主要参加者均以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为主,多数成员有着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和教育管理经验,研究专长也多为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发展研究方面有一定的经验。课题组成员包括学校管理及课题研究管理经验的高级教师,教研室教研专家,省级教学能手等,课题组成员大多为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职称有两位高级,大多数为一级以上;年龄结构为30--50岁之间,精力充沛。能够有效保证本课题的顺利完成。 完成课题保障条件: 1.研究资料:目前课题组已经初步掌握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国内外有关教研活动创新形式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文章、课题研究等文献资料,各成员所在单位的实验室和资料室能为本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大量可靠翔实的资料。 2.研究经费:本课题为自筹经费项目,课题负责人将会通过其工作实际,寻求一定的课题支持经费,以保证研究的顺利开展。 3.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研究时间比较紧张,课题组主要成员所在单位均承诺保证研究时间。会尽全力保证课题顺利如期完成。 |
—5—
六、预期研究成果
|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
|||||
|
序号 |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
阶 |
成果形式 |
负责人 |
|
|
1 |
2018.9-2018.10 |
低年级观察科教学研究案例(一) |
教学案例 |
杨传旭 |
|
|
2 |
2018.11-2018.12 |
低年级观察科教学研究案例(二) |
教学案例 |
张帝平 |
|
|
3 |
2018.9-2018.12 |
|
教学设计 |
陈辛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限报3项,其中必含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 ) |
|||||
|
序号 |
完成时间 |
最 |
成果形式 |
负 责 人 |
|
|
1 |
2019.6 |
小学低年级学生科学观察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
研究报告 |
陈辛欣 |
|
|
2 |
2019.6 |
小学低年级学生科学观察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
论文 |
陈辛欣 |
|
|
3 |
2019.5 |
一年级科学课优秀教学设计集 |
教学设计 |
陈辛欣 |
|
—6—
七、推荐人意见
|
|
|
课题负责人陈辛欣系旬阳县城关第二小学科学教师,省级科学骨干教师,省级教学能手,旬阳县“阳光师训”讲师,经常承担教师培训讲座或公开课任务,多次参加国省高端培训,曾主持或参与省市县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科研态度严谨,科研能力强,专业水平高,所在学校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体系健全,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具备承担本课题研究的充分条件,完全有可能取得预期研究成果。同意该同志申报本课题,并推荐其担任课题负责人。
第一推荐人姓名
工作单位 |
|
1、陈辛欣同志工作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到甘肃送课、渭南实验技能培训)。 2、课题组成员业务高、中、低梯次结构合理,、几个县区区域结合、活动形式多样。(教科版、湖南版同时研究,给基层教师提供“抓手”) 3、团队通过网络研修、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等形式,一定能够顺利完成课题任务。
第二推荐人姓名 :程心萍
工作单位 :安康市教学研究室
|
—7—
八、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
本单位完全了解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管理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单位承担。保证课题负责人之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完全属实,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合承担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够提供完成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单位同意承担课题的管理职责和信誉保证。
|
九、县(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
本单位完全了解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管理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单位承担。保证课题申报的真实性,认可课题申报人及其所在单位的申报资格,同意上报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
—8—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