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课外阅读推荐:《小学生小古文100课》
(2014-01-24 12:50:27)小学生,不妨读点小古文
要塞实小
什么是小古文?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小古文吗?我来告诉你们吧,小古文就是那些短短的、浅浅的,读起来很好玩、很有味道的文言故事和文言经典句段。
你们一定熟悉《惊弓之鸟》《守株待兔》《揠苗助长》《郑人买履》等寓言故事吧?还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神话传说。你们读过的这些故事,是用现代的语言写的,叫白话文。而最早的这些故事,是用古代的语言写的,叫文言文,小古文,就属于文言文。再比如,我们在语文书上学过的《司马光》《大禹治水》《李广射虎》《开天辟地》《少年王冕》等课文,同样一个故事,你在语文课本里读的是白话文,那你想不想读读它的小古文版本呢?
当然,小古文还包括一些古代圣贤的语录,比如大家熟悉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还有一些描写四季、山川的优美短章。这些流传至今的经典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是汉语言的典范。
小学生读得懂小古文吗?
明白了什么是小古文,可能有的同学会说,那不是要等上了中学才要学吗?我们小学生读得懂小古文吗?
的确,中国古代的文言典籍数量众多、浩如烟海,而且难易差别极大。那些及其深奥难懂的,就让我们到了初中、高中去接触。而那些非常浅易有趣、短小精萃的小古文,我们小学生是能够尝试着读一读的。文言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单音成义,单字成词,只要我们认识字,就能推测出词句大致的意思。再说,就算个别字词不认识,一知半解读不懂,也没关系,你不妨忽略它,大胆读过去,获得对文章整体的感知即可。
为什么要读小古文?
同学们,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们不能拒领的文化遗产。我们现在的白话不是凭空掉下来的,它和文言一脉相承。上古时候,人们说话就是这样“之乎者也”文绉绉的。后来,虽然白话和文言分了家,但白话中一些精妙的表达往往来自文言。比如我们现在的成语,大部分出自文言。它好像文言大海退潮之后,留在语言沙滩上的贝壳,那么美好,那么诱人。使用成语,能让我们的表达简洁而文雅。如果你能够在日常的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中,恰当地引用一些文言典故,你的语言就会变得文采斐然、典雅而富有魅力。
没有文言,语文的世界就像夜空没有星光,就像花朵没有芳香;没有文言,语文的大地就没有了母亲河。你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三字一顿、节奏鲜明。“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铭》)不仅四字一顿、节奏鲜明,而且一韵到底、极富音韵之美。同学们,读读小古文吧,你可以多读几遍,把喜欢的词句记下来,写作文的时候用一用,你的语文水平会提高得很快。
再说,如果我们在小学阶段几乎不接触文言,到了中学,文言文一下子占到了学习内容的20%,而且很快就要面对考试,在几乎没有铺垫的情况下,我们一下子接触这么多的文言,难度可想而知!所以,为了初中和高中的文言学习能够有个台阶,有个预备,我们小学生也应该读一点浅易的文言,积累一定的语汇,培养文言的语感。
小古文怎么读?
也许你会问,小古文怎么读呢?
你一定在电视里看到过这样的情境:一群古代的小朋友,在一个白胡子私塾老先生的带领下,亮开嗓子,摇头晃脑、津津有味地读书,就像唱歌一样。你们也可以这样读,这叫“唱读”。
古人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说,读书的时候,遇到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猜一猜,就明白了,这叫“猜读”,小古文就可以这样读。当然,借助注释和译文,也是读懂小古文的好方法。
有的小古文,还适合边表演边读呢!“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吾后行。”就可以邀请你的好朋友演一演。你在前,你的好朋友在后,你们一起去放风筝,他对你说:“汝前行,吾后行。”你对他说:“吾前行,汝后行。”多好玩呀!
还有一些小古文,语文书上就有白话文,白话文和小古文对照着读,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语言现象,能感受到汉语言的优雅和精妙。
同学们,在我们高年级的《古诗文诵读》后面,就有一些小古文。有时,语文老师也会推荐一些小古文给大家,比如《小学生小古文100课》中的小古文,一点儿也不难,就是让我们在最适合的时间,用最好玩的形式,获得最适合的营养,一起来读小古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