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邹平地名故事:礼参

(2013-12-31 10:46:11)
标签:

文化

分类: 邹平地名故事

礼参

 

礼参村又叫礼参店,据说范仲淹四岁随娘改嫁长山朱文翰后,在长山醴泉寺苦读寒窗,几经周折,考取了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后因庆历新政缘故被贬,皇佑三年知青州,充京东东路按抚使知府。这时他已经53岁。上任时特意路经长山县,拜见家乡父老。

当时的长山知县,听说范大人要来看望父老乡亲,便带领众人在距离长山县城十里的地方,敲锣打鼓列队迎接。范仲淹见迎接他的父老乡亲夹道排了很长的队伍,非常感激,立即下马,青衣小帽,缓缓步行,频频拱手,大礼参拜家乡父老。当时正值小麦吐穗,春光明媚的初夏时节,触景生情,范仲淹挥笔写下了著名的《留别乡人》诗:

长白一寒儒,荣归三纪余。

百花春满路,二麦雨随车。

鼓吹罗前部,烟霞指旧庐。

乡人莫相羡,教子苦读书。

该诗既描写了他荣归长山故里时春意盎然的热烈情景,又表达了他谆谆劝勉乡人教导子女刻苦读书的殷切希望。

后来,人们为了追念范仲淹,就把范仲淹礼参家乡父老处取名为礼参坡,因礼参坡是济南到胶东官道的必经之地,有人便在此处设了小客栈,卖水、卖饭供过路人歇脚住宿,年代久了,逐渐形成了村落,人们便把礼参坡改为礼参店,这就是今天的礼参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