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蚌埠二中 王兆彬)

(2016-12-10 18:54:46)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案说课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

蚌埠二中  王兆彬

1.导入:1)由荆轲刺秦王,对荆轲的评价,引入新课(联系旧知)

2)生读《垓下歌》,师读《垓下歌》,齐读《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学生读得声情并茂,老师读得一般,有续貂之嫌,齐读读得荡气回肠,营造一种浓重的悲情)

2.走进文本感英雄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骁勇善战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骁勇善战  刚愎自用

骁勇善战  刚愎自用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骁勇善战  刚愎自用

 认输不服气,故言之不足,再三言之。”——《管锥编》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重情重义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知耻  率性

(此设计可谓妙极,非智慧不能及也!用短短四句诗,作为打开思路,走进文本的切口,且用力、气两字为关键点,品读文本,写出项羽之勇;用时、骓二字为突破口,细读文本,品读项羽之悲;用骓、虞,体悟项羽之。学生品读细腻,教师点拨到位,处处显示出教师的深厚的底蕴与睿智。)

3.跳出文本论英雄

  从项羽在《鸿门宴》中优柔寡断,妇人之仁,刚愎自用,为悲剧埋下种子,到巨鹿之战破釜沉舟,勇冠三军,成就一代霸业,到四面楚歌,乌江自刎。项羽留给我们的思索太多太多,项羽到底算不算英雄?

    同学讨论,明确,项羽是英雄,是一个有缺憾的英雄,是本色英雄。

    易中天论项羽

项羽原本是可以不死的······这是一个英雄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刘邦是英雄,项羽是英雄,韩信是英雄,张良、陈平、萧何、樊哙、这些人也都是英雄。······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地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在成者王败者寇这样一种历史传统中,项羽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凭吊和同情。

4.诗文有别

或问:诗与文之辨?答曰:二者意岂有异,唯是体裁词语不同耳。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形质俱变。”     ——·吴乔《围炉诗话》

 :简洁凝练  (淡妆)

 :生动形象  (浓抹

淡妆浓抹总相宜

(此环节设计巧妙,体现了单元学习重点诗文有别,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有一个更深刻的理性认识,同时可以看出教师的学养)

5.探究:(1)项羽渡江之后会如何呢?

 李清照论项羽,杜牧论项羽,王安石论项羽

2)如何对待生死?

(这两个题目的设计很有开放性,学生举出很多历史故事,勾践、谭嗣同、岳飞、文天祥、韩信、刘邦......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司马迁《报任安书》 

    死是容易的,活着却更难。 ——马雅可夫斯基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如果我们这些志愿者,死在路上的话,那是上天给我们的幸福!——黄福荣

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陶行知

    教师寄语: 死,可以明志

     生,可以践志 

(教师深情的结束语,对生与死的理性思索,提升了学生的对生与死的认识,强化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可谓曲终送雅!)

作业:为本色英雄项羽最后死的场面,写一首诗,再写一篇500字的散文。

(王兆彬老师的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精彩从积淀中来,王老师课堂上的旁征博引,类比取譬,恰当好处;精彩来自设计,一首《垓下歌》贯穿整个设计,可谓神来之笔,一石三鸟;精彩来自深刻,无论是多角度评价项羽,还是诗文有别,王老师站得更高,所以见解更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