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及建议(区)

(2013-12-30 10:18:20)
分类: 综合实践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根据十八大报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按照局长在2013年开学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坚持以提升质量为核心,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开足开齐开好研究性学习课程,全面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对部分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该课程设置及我区目前课程开设状况及建议如下:

一、其他国家该课程开设情况

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知识为实践做支撑,实践教育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中国的教育要和世界接轨。

美国:自然与社会研究、设计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

英国:设计学习。

法国:综合学习。

日本:综合学习时间。

二、《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课程定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

课程性质:

综合实践课程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3-9年级和普通高中阶段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质上属于活动课程的范畴,强调学生从活动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从行动中学习,有时也被称作“经验课程”;是一种独立于“学科课程”之外的课程形态,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与互补性、有着自己独特教育功能的课程形态,它代表着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课程体系结构性的突破。

课程特征:
    实践性 开放性 生成性 自主性
    课程内涵: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课时安排: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规定:3—6年级每周3课时(含信息技术1节)、7—8年级每周2课时、9年级每周1课时。最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的应是弹性课时制,可集中也可分散安排。

三、目前雨花区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情况

中小学专职教师3人,兼职教师389人(小学382 ,中学7人)。

1、教师队伍不稳定。95%以上的综合实践教师是兼职教师,兼职不固定,并且是主要学科的任课教师,流动性大。

2、虽有部分学校开设综合实践课程,但仍有未按照局课程设置计划实施的情况,且教学活动过程没有真正落实。

3、学校没有使用系统性的综合实践教材、自编教材,校本研究不够充分。

4、大多数教师停留在纯碎的课堂教学讲授上,没有学生体验性活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成果不突出。

四、课程实施建议

按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每周3课时(含信息技术1节),7—8年级每周2课时,9年级每周1课时。

1、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或兼职教师需相对稳定。

 2、请在课表上注明综合实践(实际上包括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内容,可集中安排,也可分散安排)

 3、参考湖南教育出版社教材《综合实践活动》(各校征订),具体实施时根据学校特色等自主选择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4、综合实践教师需撰写教案也就是活动指导方案(即活动教学设计),随时备查。  

 5、建议有特色活动的学校整理师生一学期来的活动成果并汇编成册,此册可作为教师本课程的学期工作总结,也可作为研究性学习成果上报区、市、省参加评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