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丶少年(二十一)57

(2016-10-14 06:05:38)
标签:

文化


                                       三丶少  年(二十一)57

   
         东丶西丶南丶北四条糠市街的十字路口,靠北糠市街南口的东边,有一堵老砖大墙十多米长,老砖墙里住着东糠市街"十家院坝"的居民。位于北糠市街南口长长的老砖墙,正对着北糠市街的1号3号住户和街上的公共厕所,墙边是约一米宽的街沿。
        这道长长的老墙是糠市街区悠久的广告栏。从民国时期的戒严令,到解放后的镇反布告丶灾荒年间的副食品号票公布。
       文革初期,我隔壁邻居李德明和本街31读高中的胡同学一起,写了张大字报贴在老墙上,倡议:将北糠市街改成前进街。
       可能是宣传力度和影响不大提议搁浅,北糠市街没有改成前进街,此后铺天盖地的大字报糊满了整个老墙。以至后来整个糠市街消失的拆迁公告,都在这长长老墙上留下过岁月的痕迹。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北糠市街南口东边老墙边的空地上,有一位倒糖饼做糖画的民间手艺人,常在那里摆摊卖糖饼丶糖画。
         那时为了生意好,也搞一些小带赌博的娱乐。如转糖饼丶摸赵字(做百家姓中100个姓的竹牌)。在封闭的竹篓里,给两分钱就可以去摸。摸到是赵字,有100个糖饼。摸到其他大多数姓的字,只有一个糖饼。也有五个丶十个糖饼的姓字,但也是极少。赵字只有一个,摸竹牌也叫摸赵字。
      
                       http://s11/bmiddle/004jGgI7zy75Bq80btU6a&690
                                       拆迁前  糠市街的菜市场      邹明生 摄
       
          还有转糖饼的游戏,在一个方桌面边上,画了金魚丶老鼠丶兔子等许多各种小动物画像,桌面中间安有了个指针。买主用手转指针后,指针头指向那个动物,就给你倒什么动物糖画。最大最好的是糖画大金龙,转糖饼也叫转金龙。
        过去和街上的大娃娃耍,我上小学他们都上初中了。一次他们约我去转糖饼丶摸赵字。路上给我打赌说:"明生你信不信,你拿四分钱来我们就敢给你摸到赵字,转到金龙?"我说:"我不信,咋个赌法?"他们说:"摸不到赵字转不到金龙我们赔你八分钱"。我说:"摸到赵字转到金龙咋个分?"他们说:"金龙丶赵字你随便选,我们只要一样"。我心头想:"单买金龙要两角钱,100个糖饼也要两角钱,我是单赚不赔。他们不敢骗我,因为他们都是跟着我大哥屁股后头跑起耍大的"。
       我把四分钱拿给他们,看见他们三个人在一起交头接耳的小声商量了一下。又把钱退给我,说:"明生还是你去给糖饼老板的钱,我们来帮你摸,帮你转"。
       我们四个人走到倒糖饼的摊摊上,我把两分钱递给正在熬糖的老板,说:"我们来转糖饼丶摸赵字,你不许耍假哟"?       
       老板收了钱,还不忘把桌上指针转一下后把它拍来停止。只准我们一个人来转糖画。他们三个人一人站只角,将三个角角悄悄的用脚跟把桌面垫高一点点,金龙的位置正好在低处。一个人当着老板的面一转,指针正好停在低处的金龙画上。老板亲眼看见转上了金龙上,只好愿赌服输去倒金龙了。
       金龙倒好了,我给他们说:"今天运气好,我再出两分来摸赵字,哪个手气好哪个来摸"?他们三个都想来摸,我随便喊了一个人去摸。
       他把手伸进封闭的竹笼里使劲搖,搖得拿竹笼的老板都不耐烦了,喊他:"快点,快点只许拿一块出来"。他装疯迷教的拿一块竹牌出来叫老板看,老板一看脸都白了,是一个"赵"字,只好赔100个糖饼给我们。
        我拿着转来的糖画金龙高高兴兴回家,路上他们三个人正为分100个糖饼扯筋,多了一个糖饼谁都不让。摸糖饼那位把多出一个糖饼甩在瓦房上,大家才停止了争吵。
       我回头来说他们:"让摸糖饼的多吃一个嘛?他没有摸到"赵"字,你们也分不到三十三个糖饼吃"。那两个大娃娃腔都不开,就从身上摸出个竹牌拿给我看,说:"明生,你看我们哪个身上没有赵字?你喊哪个去摸都会摸到赵字的"。原来他们身上都有自已做好了的赵字,咋个会摸不到嘛"?
         可怜那做糖饼生意的老板,被这些坏街娃些整惨了。有时卖糖饼老板把竹笼倒出来数,一天要数出好几个赵字来,气得老板几天都不准娃娃来摸赵字了。
        自从母亲换了工作拉架架车后,我基本就没有和同学丶街上的娃儿一起耍了。每天除了上学,有空就去帮母亲拉"飞蛾"(也叫拉边杠)。记得一天下午没有课,我走到红星路一号桥去接母亲。在桥栏上坐着等了不久,看见母亲拉着一车用五个方竹筐装着的细煤,低着头走过来。
       那时的府青路上有两条道,一条是碎石慢车道,一条是汽车跑得比较光滑的快车道。两根道有几十公分落差没有连接,架架车根本不敢去快车道上。
       母亲拉着车子走出慢车道时,正遇到是下坡路走得比较快。当她走完下坡路正要上桥爬坡时,我悄悄走到架架车后边,使劲帮母亲推车子。
       当架架车爬上坡到了桥上,母亲停下车来用毛巾擦汗。回过头来看见是我在帮她推车子,高兴得眼眶含着泪花。从后面拉车子上桥的金素华孃孃,看见我在帮母亲推车子上桥后,说:"张秀淸福气真好,子女多总有娃儿来接你"。
       我们在一号桥上休息了一会儿,在架架车边上拴了根背盼,给母亲拉起了飞蛾。我们两母子高兴的拉着架架车一起进城去。
       那时红星路还没有扩展,到东门大安街蜂窝煤场,只能经庆云街丶纱帽街到东大街后,顺河边朱市街到大安街。我和母亲一起拉着架架车走到纱帽街,母亲看见光荣豆腐厂,正在卖炒好了不要票的豆渣一碗一角钱。母亲赶紧停下车子,排队买了一碗豆渣我们母子一起吃。饿了的我吃了几口无油干炒的豆渣,赶紧让给母亲吃。一碗无油无盐的豆渣我们两母子让来让去总算吃完了。我端起装豆渣的土巴碗用夸张动作舔来舔去,逗得母亲哈哈大笑。
       吃完豆渣舔完碗,把土巴碗还回去,我们又拉起架架车走了。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我和母亲,终于把煤运到了大安街煤场。
       大安街煤场有7.6公里,运费7.6角,装卸费2角。从府青路煤场运半吨煤到东门大桥大安街,有0.96元的记件收入。那年,我13岁正读小学五年级。
 
                                                                                     锦 水 鸣 声
                                                                                             2016.10.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