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玉学步(4):图说古玉塌缩不可仿

(2018-03-16 16:56:42)
标签:

原创博文

收藏

历史

杂谈

分类: 藏玩

拙文《古玉不可仿的几个特征》帖出后,有藏友回复:你的紧扣不可仿,立意不错,可惜没有例子供大家学习,遗憾!

现就第三个《古玉的塌缩不可仿》举例如下:

1、

因气候变化或其它因素,玉皮壳上会表现出膨胀或萎缩。膨胀的结果是出现桔皮纹、象皮纹、皮疹纹,而萎缩的结果是出现缩斑、缩纹。缩斑又称烂班,烂班严重的是为古玉的老化萎缩现象。

古玉一般是从缝隙处萎缩开始,再形成线状萎缩,再导致边际等处的大面积萎缩、凹陷(缩肉)。古玉凹缩耗费时间为几百年至几千年不等——所以,古玉的塌陷萎缩不可仿。

http://p1.pstatp.com/large/6c3200004c5dd82e95f9

开始萎缩状态

http://p3.pstatp.com/large/6c300005f54a7b03d043

萎缩进行中

http://p3.pstatp.com/large/6c3500001d9339f13d44

萎缩进行中

http://p1.pstatp.com/large/6c34000105795013db48

萎缩中断,被打搅了,起死回生

http://p9.pstatp.com/large/6c340001059c8555d1c7

萎缩进行中

http://p9.pstatp.com/large/6c31000504f51e07da51

前面萎缩,不好意思面对人了

萎缩严重的造成凹陷——直接开始风化逐步回归尘土了

http://p3.pstatp.com/large/6c3400010a8f18f2e8a6

两边各缩掉一块,对等

http://p9.pstatp.com/large/6c33000407370a26fbbd

准备塌陷出一张大嘴巴

http://p3.pstatp.com/large/6c300005fb170e30d725

凹的地方不想让人看到,不好意思

其实,土蚀——萎缩——塌陷——是一个变化过程,没有十分明显的界限,咬多了就塌陷了,如人吃大饼一样(开个玩笑)——

http://p1.pstatp.com/large/6c30000601cd0298b254

曾被金龙咬一缺

http://p1.pstatp.com/large/6c3100050cb28d294bc9

狗咬食,居然不按套路来

http://p3.pstatp.com/large/6c34000111f5e1f8164e

先吃了肉陷,纯粹馋嘴猫型的

有些已经全化不见影踪(据说早期的考古挖掘时,曾有发生过把刚出土古玉取到水里洗净时,玉化为齑粉的情况),来自于尘复归于尘,完成了在这个有色世界经过几亿年十几亿年甚至几十、几百亿年,从生起、到存在、到灭失的神奇的“生住异灭”的历劫轮回过程:从无中来,还到无中去,“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看似紧固的玉石依然免不了“成住坏空”的真谛,陪着亡灵飞向茫茫宇宙,又将重新历劫下一个“生住异灭”的轮回。

这个还真没法找到实证帖图,只有发一个类似图见仁见智无限遐想了——

http://p9.pstatp.com/large/6c3500002ee1f6f70dde

曾经来过,现又去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玉萎缩主要出现在殷商至两汉的玉器上;凡遇萎缩塌陷之玉,即为高古无疑,其大美不在肉眼所见之圆整艳丽,而在残、缺、沧、桑;此等古玉凝结日月精华,方显内在神韵,遇之有缘,悟性高人,星空膜拜,可与天地感应道交,其中信息,绝非凡夫可知了,,,

何尝残缺不奢华,悟尽人生浮天涯;质本洁来还洁去,到头一梦皆虚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