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和对联试题

(2015-04-28 09:36:17)
分类: 对联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节选】……曰:“莫(mù)春者,春服既成,冠(guàn)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 ),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夫子喟(kuì)然叹曰:“吾与点也。”

…………

【译文】(曾皙)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童仆,到沂河里游泳(祈福),在舞雩台上乘凉,唱着歌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呀!"

【注释】莫春:指农历三月。莫,音义同“暮”

既:副词,已经。

成:稳定,指春服已经穿得住。

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为成年,束发加冠;

喟然:叹息的样子。

与:动词,赞成,同意。

【试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出这样的春游情景:“莫(mù)春者,春服既成,冠(guàn)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风乎舞雩(yú),咏而归。”请为下面两副对联分别拟写下联和上联,概述这一春游情景。

(1)   第一副:上联:呼朋引伴踏春去

       下联:戏水沐风咏歌回

(2)第二副:上联: 冠者五六舞雩当风风正暖

       下联:童子六七沂水濯衣衣犹香

【关于“吾与点也”】

孔子为什么说“吾与点也”,对这个问题,历来是有争议的。对曾皙说的那段话(“暮春”至“咏而归”),有的是从积极方面理解的,认为曾皙是主张以礼治国,他说的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的图景,与孔子的“仁政”“礼治”“教化”的政治主张相符,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教材采用这种理解)。

另一种是从消极方面理解的,认为曾皙是主张消极避世,符合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主张,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