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2/large/eba95d65jw1f9lp0h5rrwj20be0gngot.jpg
推荐一 认识食物,学习烹饪,提高营养科学素养
【实践指导1】
- 学龄儿童应了解食物和营养的相关知识,学会选择与合理搭配食物,并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
- 家长不应把食物作为奖罚工具,要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和培养孩子选择食物的能力。
【实践指导2】
- 鼓励学龄儿童参与食物的准备和烹调,学习餐桌礼仪,体会珍惜食物,鼓励社会提供健康合理的营养氛围。
【实践指导3】
- 在进餐过程中,保持心情愉快,家长不要在进餐时批评孩子,以促进食物更好地消化吸收,享受食物味道和营养。
- 愉悦的进餐环境还需要保持室内整洁、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温度适宜、餐桌与食具清洁美观等。
推荐二 三餐合理,规律进餐,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实践指导1】
- 饮食应多样化,保证营养齐全,并且做到清淡饮食。
- 要经常吃含钙丰富的奶及奶制品和大豆及其制品等,以保证钙的足量摄入。
- 经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瘦肉等,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促进铁在体内的吸收。
- 经常吃含维生素D丰富的海鱼、蛋黄等食物,经常进行户外活动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
- 一日三餐的时间应相对固定,做到定时定量,进餐时细嚼慢咽。
- 要少吃高盐、高糖或高脂肪的快餐。
【实践指导2】
(1)谷薯类(2)肉蛋类(3)奶豆类(4)果蔬类
【实践指导3】
【实践指导4】
http://ww1/large/eba95d65jw1f9lp1l8yqfj20ey0fvtbn.jpg
推荐三 合理选择零食,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禁止饮酒
【实践指导1】
- 选择卫生、营养丰富的食物做零食,如新鲜水果、新鲜蔬菜、奶类、大豆及制品、坚果、全麦食品等。
- 油炸、高盐或高糖的食品不宜做零食。
- 吃零食的量以不影响正餐为宜,两餐之间可以吃少量零食,不能用零食代替正餐。
- 吃饭前、后30分钟内不宜吃零食,不要看电视时吃零食,也不要边玩边吃零食。
- 睡觉前30分钟不吃零食。
- 吃零食后要及时刷牙或漱口。
【实践指导2】
【实践指导3】
尽量选择含蔬菜、水果相对比较丰富的快餐,少吃含能量、脂肪或糖高的食品。
【实践指导4】
推荐四 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保持适宜体重增长
【实践指导1】
【实践指导2】
营养不良的儿童,要在保证能量摄入充足的基础上:
- 增加鱼、禽、蛋、瘦肉、豆制品等食物的摄入,经常食用奶及奶制品,每天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 保证一日三餐,并保持适宜的身体活动。
- 盲目节食会导致新陈代谢紊乱,严重者甚至死亡,要加强引导,树立正确的体型认知,适应青春期体型变化,保持体重的合理增长。
超重肥胖的儿童,在保证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
- 调整膳食结构、控制总能量摄入,减少高脂肪、高能量食物的摄入;
- 做到食物多样,适当多吃杂粮、蔬菜、水果、豆制品;
- 矫正不健康行为,合理安排三餐,避免零食和含糖饮料。
- 同时,逐步增加运动频率和强度,养成运动的习惯,减少久坐。
推荐五 保证每天至少活动60分钟,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实践指导】
- 应每天累计至少6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
- 每周至少进行3次高强度身体活动。
- 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饭后1小时再进行运动,运动中和运动后注意补充水分。
- 将运动生活化,如上下学步行、参加家务劳动等。
- 雾霾天或空气污染严重时,可在室内进行协调性和平衡性练习等(如仰卧起坐、瑜伽等)。
- 每坐1小时,都要进行身体活动。
- 减少玩手机、电脑和看电视的时间,每天不超过2小时,越少越好。
- 保证充足的睡眠,小学生每天10个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
http://ww4/large/eba95d65jw1f9lp5nwpsmj20rs0lxq6k.jpg
注:本文摘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相关实践应用和制定依据请参见专业版。
如需购买书籍,请见官方购买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