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6/mw690/004jzvKJty6FO50Bl0Pbf&690
特约通讯员:韩洁
来源: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
中国营养学会基础营养学分会
最新的科学研究显示精加工谷类摄入量的升高可能增加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我国传统饮食结构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较高;虽然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在过去几十年间呈下降趋势,但精加工的谷类如精白米、精白面对总碳水化合物摄入的贡献则逐渐增加。
http://s8/mw690/004jzvKJty6FO4KRzV517&690
针对这一问题,林旭研究员的课题组在过去几年中与哈佛大学合作开展了数个临床营养干预研究。在其中一项研究中,博士研究生张赓等发现:用糙米替代白米能显著地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并降低舒张压水平(Journal of Nutrition,2011);在另一项项研究中,博士研究生刘鑫等发现:低碳水化合物膳食与传统限制能量膳食在减少超重和肥胖妇女的体重及体脂含量方面具有相似的作用,但只有低碳水化合物膳食能显著地增加高密度脂蛋白,以及降低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比例(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2013)。
http://s4/mw690/004jzvKJty6FO4TiBdV53&690
图1.
体内脂肪酸合成途径
最近,该课题组在包括3000多名京沪中老年人的6年追踪研究中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博士研究生宗耕发现高碳水化合物/脂肪摄入比例与多种体内合成的脂肪酸(De Novo Lipogenesis, DNL,图1)呈正相关,而后者又与血脂异常及肥胖相关。
此外,红细胞膜的DNL脂肪酸16:1n-7、18:1n-7、16:1n-9和18:1n-9脂肪酸与 6年后代谢综合征的发病风险呈显著正相关;此外,DNL脂肪酸16:1n-7和16:0升高还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显著正相关(图2)。相关结果提示高碳水化合物摄入可能激活了体内的DNL途径,从而引起血脂异常和脂肪堆积,并最终导致了代谢性疾病的发生。这为高碳水化合物膳食增加代谢性疾病的机理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2013)。
http://s1/mw690/004jzvKJty6FO4YCRji90&690
图2.
体内合成脂肪酸与代谢综合征(A)及糖尿病(B)发病风险
作为一种宏量营养素和供能物质,碳水化合物的数量和质量都对健康有重要的影响。鉴于我国居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较高,在控制其摄入总量的同时通过适当增加全谷物摄入比例以改善碳水化合物摄入质量,对优化居民膳食结构、降低代谢性疾病的负担有重要意义。
未经中国营养学会许可不可摘编。若转载请标明来源。
也请您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中国营养界”
http://s8/mw690/004jzvKJty6FMKuglPFf7&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