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每天需要多少膳食纤维?

(2014-01-15 11:31:40)
标签:

健康

                              http://s16/mw690/004jzvKJty6FO033XKn3f&690
 
作者:杨月欣

来源:营养学报2013年第35卷第5期,430-434   

                                                                

    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是一大类不被人体消化的糖类物质。2010年WHO/FAO发布“膳食纤维”定义为:“膳食纤维共性特点是指10个和10个以上聚合度(degree of polymerization,DP)的碳水化合物聚合物,且该物质不能被人体小肠内的酶水解,并对人体具有健康效益”。中国医药卫生标准(GB/Z 21922)对膳食纤维定义为:植物中天然存在的、提取的或合成的碳水化合物的聚合物,其聚合度≥3DP,不能被人体小肠消化吸收且对人体有健康意义。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菊粉及其他一些膳食纤维单体成分等。自然界大约有千种以上的膳食纤维,从化学结构考虑包括:非淀粉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植物多糖(果胶、瓜尔胶等)、微生物多糖(黄原胶等)、抗性低聚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等)、抗性淀粉(物理结构改变的包埋淀粉RS1、天然淀粉颗粒RS2、回生直链淀粉RS3、化学/物理改性淀粉RS4)、其他如木质素类等。

 一、生理功能

(一)肠道健康作用

1. 缓解便秘  据研究,DF摄入量达到每天32~45g时粪便量可达到每天160~200g,便秘的危险减到最低。

2. 促进益生菌生长  有研究证实,抗消化性低聚糖和非淀粉多糖如菊粉、低聚果糖和葡聚糖已显示出“益生元(prebiotic)”特性,即能刺激有益肠道菌群生长,如双歧杆菌和乳酸菌,也有利于产生丁酸等SCFA。

3.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性  研究发现母乳含多种低聚糖,是婴儿肠道益生菌的促进因子,对发展和维持肠道免疫至关重要。可发酵和不可发酵的DF都能影响细胞旁路渗透性而导致多种肠道炎性反应,部分纤维可调整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症状。

    其他相关作用还包括降低有害细菌酶的活性,降低苯酚和肽降解产物的水平,和形成细胞抗氧化剂,或自由基清道夫。

(二)血糖调节和预防2型糖尿病

大多数DF都具有低的血糖生成指数(GI)。有些队列研究显示全DF摄入与2型糖尿病风险呈负相关。欧盟EFSA在评价可信证据的基础上,满足“每30g大麦含有4g -葡聚糖”即可在营养标签声称减少餐后血糖反应。

(三)饱腹感和体重调节

观察性和前瞻性研究一致认为富含DF的食物多为体积大且能量密度低,可以增加饱腹感。研究显示DF摄入与体质指数、体脂百分比和体重呈负相关。

(四)预防脂代谢紊乱及心血管疾病

在多项前瞻性研究的系统分析中,摄入DF量与致命和非致命冠心病发病均呈负相关。根据美国医学研究所以及荷兰健康委员会的报告,总纤维摄入对减少冠心病风险的影响呈“高”可信强度。谷类和水果的纤维有特殊的重要性。许多国家政府在食品标签上允许用“DF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声称。

(五)影响矿物质的吸收

部分DF的结肠发酵可增加矿物质的吸收,例如可溶性纤维类促进对钙、镁和铁的吸收作用。

(六)预防某些肿瘤的发生

大多数前瞻性研究的观察性数据确定DF和肠道癌症发病之间的相关性。在美国,摄入富含全麦食物以减少某些癌症的风险已在食品标签上使用。

二、缺乏和过量的危害

(一)过少摄入

过低或无DF膳食发生最主要的症状是便秘。长期摄入DF过低,将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日常生活中,除手术和疾病的情况,长期摄入“低”DF膳的人群并不常见。但是边缘缺乏却是普遍的。长期低DF摄入与心血管疾患、2型糖尿病的发生高度相关,特别是青少年期摄入低纤维膳食(15g/d),将导致40岁后发生慢性病危险可能增加几倍。

(二)过多摄入

过量摄入DF而引起症状或疾病并不常见,可能与DF自限性和现代加工方式有关。

1. 胃肠不适  据报道,当DF摄入量过多时(75~80 g/d),会引起肠胃胀气和腹胀。此外, DF可引起某些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肠胃不适, 大量摄入抗性淀粉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胀气。

2. 对其它营养素的影响  DF过量对其它宏量营养素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可减少对脂肪、糖类的吸收利用等能量摄入减少。

三、居民DF参考摄入量

(一)我国DF摄入情况

由于DF定义和方法学缺乏一致性,我国食物成分表一直仅有不可溶DF含量。2004年版开始增补了200余种总DF的含量。据此,翟凤英等人分析1989-2006年中国9个省(自治区)18~45岁健康居民DF的摄入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发现我国居民膳食中蔬菜、米、面及其制品是DF的主要来源。谷类消费量下降,肉类、蛋类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上升,导致DF摄入量降低(表1)。

                       表1  城市和农村成人总DF摄入量 ( http://s7/small/004jzvKJty6FNZnmQFUd6&690 ±s,g/d)

          


    http://s14/mw690/004jzvKJty6FNZudbwFad&690

 

 

 

 

    杨月欣等利用65个县调查,测定了主要16种蔬菜中DF含量,对中国农村居民1982、1992和2002年的营养调查数据进行评价, 农村居民的DF摄入量为34.44、28.05、23.62g,基本接近适宜摄入量25g的标准。也可看出蔬菜类食物提供的DF可占适宜摄入量(AI)AI的30%左右。

 

表2  全国营养调查中农村地区每标准人每日膳食中DF摄入量(g/d)



 

 

 

 

 http://s15/mw690/004jzvKJty6FNZJoP02fe&690

 

 

 

 

 

 

 

 

 

 

 

 

 

 

 

 

 

 

 

 

 

 

 

(二)各国DF的DRI建议值

基于DF可降低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可能风险,WHO报告(2006)的膳食目标中推荐:每天至少要在水果,蔬菜和全谷食物中摄入25g DF。英国食品标准安全局(DOH,1991)的DF(非淀粉多糖)建议值是18g/d,最高摄入量为32g/d,儿童应适当减少。美国食物营养委员会(FNB)医学研究院(IOM)2005年制定总DF的AI值为3.49 mg/kJ(14g/4184 kJ)。相当于14~50岁的女性25g/d,男性38g/d。该AI值适用于4岁以上的各类人群。欧洲儿科胃肠病学、肝病学与营养学会( ESPGHAN)认为学龄儿童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每天需摄入10g DF,青少年的摄入量应该逐步增加直至达到成人的推荐水平。为满足儿童的营养需要,应注意过量摄入DF可能会导致能量和营养素摄入不足。

    德-奥-瑞士(D-A-CH)基于相关研究表明增加DF摄入量可以减少患便秘、结肠癌、高胆固醇血症、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DF的指导值是每天至少报摄入30g,相当于男性3g/kJ,女性2.4g/kJ(2008)。

 

    美国根据经验设定,理想的AI基本为2倍的健康个体DF调查摄入量的平均值。除日本和英国外,多数国家总DF的建议量为每人每日25~35g,基本一致。

    每种DF的最高耐受量(UL)不一样。Pasman等2006年消化阈值(the digestive threshold)研究显示,以肠道不适,如腹胀、腹泻、胀气等观察指标,摄入45 g麸皮类DF可引起多数人不适。另一个研究显示摄入90g/d可溶性抗性糊精未发现不良反应,耐受性尚好。

 

未经中国营养学会许可不可摘编。若转载请标明来源。

 

也请您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中国营养界”

http://s8/mw690/004jzvKJty6FMKuglPFf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