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研究与成果
(2015-05-06 08:30:59)
标签:
体育 |
1、背景说明:
现在的小学运动场地都比较小,初中升高中的体育考试中也有1分钟跳绳这个项目。
2、课题的意义:
跳绳对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和柔韧性都有促进作用。能使力量得到发展,尤其是下肢力量。跳绳能让小腿肌肉变得有爆发力,使大腿和臀部肌肉纤维更结实。跳绳对场地要求不高,技术简单有利掌握。因此,跳绳是走向终身体育的较好项目。
3、课题介绍
合理运用跳绳与游戏辅导在体育课堂中进行教学,是非常适合新课标下的体育课教学要求它不仅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而且为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打了基础。我个人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证明,有些学生一开始兴趣浓厚,没过几天就两天打鱼三天晒网的,这样跳绳的优越性无法体现出来,因而教导学生要坚持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体育运动来说,跳绳的练习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运动形式。我们通过跳绳的练习方式,从而渗透更多的体育知识内容,让学生真正的在体育课程中体会到快乐,健康成长。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跳绳的锻炼价值,培养学生对跳绳的间接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尽量提高学生的直接兴趣;
2.使学生掌握多几种跳绳方法,提高学生的跳绳能力。
3.使学生知道跳绳对提高身体素质有重要意义。
1.把跳绳的评价分为考核评价50%+平时表现评价50%,在把平时表现分数按比例分配到每节课中,教师根据学生在课上的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评定。通过此方法使
学生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每一个练习。
2.在上跳绳的前几节课时上,采用了跳法不固定。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合理安排自己的跳法,在组织上不作统一安排,学生可以同自己比较好的同学成组,也可以自己单独进行练习。
3.跳绳成绩的提高不能指靠几节课的练习,要注意平时对学生进行跳绳能力的训练。如每节课都在上的“准备”部分或“课课练”部分,有计划、有目的的逐渐增加跟跳绳有关的练习,在学生专项课的练习中也有意识的多安排行连续时间较长的跳绳练习。随着时间推移,练习增多,学生逐渐适应,为以后提高快速跳绳打下良好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研究目标与内容:
1、学习跳绳的基本技术和原理,要求80%以上的学生能很快掌握1-2种跳绳技术,少部分学生能掌握2种以上跳绳技术。
2、通过学习和练习跳绳,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跳的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和练习中逐步形成团结协作、克服困难、顽强的良好品质。
评价与反思:
学生:
1、各小组分组汇报自己将近一学期的研究成果,可以把成果制作成照片、手抄报、调查报告等。
2、各成员参照(评价表1)进行自我评价,由小组长收集,整理汇报。
3、小组参照(评价表2)汇报小组自评。
4、当所有组成果汇报完毕,各小组还要参照(评价表2)整理意见,对其他小组的活动成果展开评价。
5
6
老师:
1、老师根据一个学期以来,各小组活动情况,利用(评价表3)给出教师意见。老师根据整个活动过程给出评价意见和指导意见,各小组进行总结。
总结与反思:
本案例将游戏将跳绳引入到课堂,进行跳绳的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体育课程资源,将单一的教材变得主题鲜明、形式新颖。本案例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通过充分利用场地、器材的变化,采用情境教学模式、比赛手段和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以情入境、以境乐练,真正体验了运动的乐趣,又激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提高了跳绳教学的效果。本教学案例教法新颖,简便实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了良好的意志品质,发展了学生的协调能力和跳的素质。虽然这次活动得到了很多老师的一致好评,但我们觉得它仅仅是多种设计方法中的一种,是一种尝试,有很多地方,还需要进一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