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锻炼总结
(2018-01-22 11:14:29)
本学期工作即将结束,根据开学初制定的幼儿体格锻炼计划,在我们班两位老师和全体幼儿及其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幼儿身体素质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和提高。现总结如下:
一、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开展活动的前提。在活动前先检查自己的鞋带是否系好,冬天在高强度的活动时酌情脱去一件外套或者塞汗巾。注意遵守规则,不去推挤前面的小朋友,不做危险的动作。我们在每次的活动前一再嘱咐这些规则,久而久之,幼儿已养成这些好习惯,从而避免了活动中事故的发生。
二、合理科学的活动量及因材施教是活动的准则。
幼儿的体质存在个体差异,因此要因材施教,活动量根据个人体质的状况来安排。生病幼儿不宜参加高强度的运动,对能力较弱的幼儿要循序渐进的安排活动。若有超重的孩子,我们则会注意提醒他多加锻炼,户外活动时带领他多运动,进行跑、跳等有强度的训练。体育活动也会根据季节气候来安排。保证每天二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其中一小时为体育活动,以此提高幼儿身体机能,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
三、丰富的体格锻炼内容是顺利开展活动的载体。
在体育锻炼活动中,创设游戏情境,可以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丰富幼儿的生活,扩大幼儿的视野,更好地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1)晨间活动:如散步、拍球、呼啦圈、投沙包、踢毽子等,提高了幼儿晨间锻炼的质量,在组织形式及内容编排上进行改革,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幼儿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锻炼体质,发展能力。
(2)户外体育活动:上午有早操活动、户外体育活动,下午有户外活动、游戏。开展一些取材方便、小型分散的、深受幼儿喜爱又无固定模式的户外体育活动,如拍皮球、跳绳、贴烧饼、丢手绢、圆圈竞走等。
(3)健康教学活动:每周开展一次健康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教育,主要以身体动作、教学游戏等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发展幼儿的基本技能,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经过一学期的练习,运用丰富的锻炼形式激发了幼儿的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了幼儿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幼儿的体能,发展了智力,丰富了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往能力。今后我们将继续思考、创新和优化,设计出更有益身心的体育活动,把更多的快乐和健康带给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