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机械制图》教学案例

(2014-06-20 12:37:34)
标签:

育儿

            《机械制图》教学案例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中等专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但由于诸多因素,职业中学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学习基础较差,对专业知识了解甚少,缺乏感性认识。学生对专业理论、技能的学习感到困难很大。这些因素对中等专业学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课教学对实现中职培养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课中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它主要培养看图、画图及空间想象力和应用能力。要求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之后掌握和识读中等复杂的机械图样。本节课内容是掌握组合体视图的画法。这属于实践性的课,光靠老师讲,是不能提高学生的画图能力,应以学生为主体,才能让学生印象深刻。

课堂教学实录:

一、 导入新课(5分)

    机器中如出现某一零件损坏需要重新加工,就需要将这个零件重新画成零件图,然后再进行加工。这节课我们就以52页底座轴测图为例,学习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1) 提问:一般组合体零件的基本类型有哪儿几种?(叠加类、切割类)

(2) 全体朗读一般叠加类组合体的作用步骤。

顺口溜:先分析后选择,先基准后轮廓,先关键后其它,三视图一起画。

二、 课的实施(40分)

第一阶段:分发任务,同桌讨论(讨论的内容为形体分析、主视图方向的选择、比例和图幅的确定、视图的布置)(3分钟)

第二阶段每个学生自己确定方案(2分钟)

第三阶段:学生自己画图(20分钟)

第四阶段:学生展示三视图,上台讲解作图过程,并回答老师的提问(10分钟)

(1) 组合体的类型及组成?

(2) 主视图方向的选择?

(3) 长、宽、高方向的选择?

第五阶段:老师先在AutoCAD中演示组合体及每个基本几何体的形状,再用课件出示答案,小结本节课的内容(5分钟)

案例分析:

本节课利用工厂的实际情况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克服了传统的让学生感到抽象,干燥无味的普遍毛病,更重要是为高质量完成本节课教学内容提供了前提条件。接着通过多媒体展示立体图,给学生分发任务,让学生互相讨论,有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充分地体现了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呈现形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也体现了有效地制图学习活动不能单独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制图的重要方式。然后还让学生展示三视图,上台讲解作图过程,并回答老师的提问,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占主体地位,老师站主导地位的新课改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演示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本次课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 运用任务驱动法较好地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也容易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

(2) 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整节课小组的讨论较为活跃,互动性强,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

(3) 通过标准画法的演示,使学生与自己的作图过程相对比,从而进一步规范自己的画图步骤,归纳出顺口溜,利于学生记忆,本环节对于促进学生自主练习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4) 通过小组合作,互相评价,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作图质量。

不足之处:

    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时间控制难度较大;此外进行标准画法演示时界面切换速度较快,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不太深刻;自己画图时,各组完成的时间相差太远,个别同学不参与绘图。针对以上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会不断完善,分组时注意学生之间不能随意组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