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为何偏爱国人?——全国岐黄学者、中医肿瘤专家曾普华教授为您解答

标签:
株洲神农中医曾普华株洲中医曾普华株洲中医养生 |
分类: 养生保健 |
胃癌是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肺癌和肝癌,是第三大癌症,男性多于女性,农村多于城市,高发年龄为50岁~75岁。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最新全球癌症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胃癌患者47.8万(43.9%)新发病例、37.3万(48.5%)死亡病例发生在中国。由此可见,我国胃癌死亡患者人数几乎占据了全球胃癌的“半壁江山”。
为何胃癌会偏爱国人?我们怎么做才能远离胃癌的威胁?又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患了胃癌呢?万一不幸得了胃癌,又该如何治疗与调护呢?岐黄学者、肿瘤科专家曾普华教授为您解答。
“胃癌为何偏爱国人”大揭秘
1.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Hp感染与胃癌的发病密切相关。据统计,Hp感染者患胃癌的概率是无Hp感染者的6倍。而我国是历经千年的文化大国,有传统的节日习俗,经常有大型聚会、聚餐等活动,互相夹菜的同时,也增加了Hp的感染率。
2. 高盐饮食:长期食用腌制蔬菜、熏制腊肉等硝酸盐含量较高的食物后,硝酸盐在胃内被还原成亚硝酸盐,再与胺结合生成致癌物亚硝胺。
3. 不节制饮食: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很多人的生活习惯也被改变。三餐不定时屡见不鲜。暴饮暴食会导致胃超负荷工作,过度节食导致胃里没有食物。而胃酸分泌时刻都在进行,从而引起胃粘膜水肿,严重时引起胃炎、胃溃疡,造成胃癌隐患。
4. 抽烟酗酒:吸烟会影响体内前列腺素生成,而前列腺素是维持胃粘膜上皮稳定的物质,胃粘膜上皮损害修复时,可能因DNA突变导致胃癌发生。饮酒会导致胃粘膜损伤,如糜烂、充血水肿、甚至溃疡,亦是胃癌发生的诱因。
5. 亲属有胃癌病史:胃癌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即父母和兄弟姐妹)得胃癌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3倍。
6. 精神压力:一项研究数据表明,焦虑与抑郁是胃癌的危险因素,其中焦虑患者得胃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88倍。
怎么样才能尽早发现是否得了胃癌?
由于胃癌早期并无特异症状,在我国,很多早期胃癌患者都是在偶然的一次体检中发现的。所以建议有胃癌高风险因素的病人定期体检。
曾普华教授介绍,早期胃癌虽然没有特异症状,但是部分人会有消化不良的表现,如胃胀、打嗝、便秘、腹泻等。进展期胃癌最常见体重减轻(约60%)和上腹部疼痛,可在上腹部摸到肿块,有压痛;部分人会同时兼有面色苍白、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厌食、黑便等症状。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而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不到20%,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格外重要。
如何远离胃癌的威胁?
曾普华教授提醒,预防胃癌的发生,要从多方位入手。
1.应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清淡饮食、三餐定时、规律作息、戒烟戒酒等。
2.积极治疗原发胃部疾病。如Hp感染的患者,积极根除Hp治疗有助于预防胃癌的发生;如过去本就患有胃部疾病,如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腺瘤)等,应积极对因治疗,预防癌变。
3.使用公筷预防幽门螺杆菌传染、不乱吃会损伤胃黏膜的药物、适当运动锻炼都是预防胃癌的有效手段。
岐黄学者如何运用中医药治疗胃癌?
曾普华教授长期从事于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主张寓防于治,提倡中西并用。
曾教授经过长期临床经验总结,认为胃癌以“肝胃不和、脾胃亏虚、瘀毒互结”为主,常兼夹痰湿、气血亏虚、脾胃虚寒、胃热阴虚等证,当以“健脾和胃、化瘀解毒、散结止痛”为基本治法。治疗时应辨清虚实,实证分气滞、血瘀、痰结、毒蕴之轻重;虚证分为气、血、阴、阳之不同。实证治以疏肝和胃、化瘀解毒、化痰散结为主,虚证治以健脾和胃、补益气血、温中和胃、养阴清热等法。选方以效验方“固本消积汤”为主方,临证加减,辨证论治。中医药全程参与胃癌的治疗,可有效减轻西医治疗副作用,提高治疗有效率。
中医药防治胃癌,只有又黑又苦的中药吗?
如果你以为中医药治疗疾病只有又黑又苦、难以下咽的药汤子,那你就错了。中医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形式多种多样,除中药汤剂之外,还有中医药膳、气功、针灸推拿等。
对于胃癌防治来讲,药膳不失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可选择药食同用的多种食材,制作成美味与药效兼备的食物,既满足了饮食所需,又达到了防治疾病的目的。如柴胡薏米粥、花椒炖猪肉、牡蛎汤等。
气功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五禽戏、八段锦等,长期反复锻炼,可以达到增强体质、自我入静和放松的目的。正常人可用来防病,病人可用来抗病。如郭林气功、松静功等。
针灸推拿是中医的特色治疗方法,针灸可以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止痛,可用于癌痛、化疗后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推拿可用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对于肢体、关节、肌肉、经络等无病处进行推拿按摩,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达到治疗目的。
典型案例——胃低分化腺癌并盆腔转移中医药抗复发转移治疗存活55个月
患者:陈某,女,62岁。
主诉:胃肿块术后1月。
患者2012年4月因胃脘不适经胃镜和CT检查示:胃内占位病变,经本院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胃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术后配合中医药康复治疗,续后全身化疗4个周期(奥沙利铂+希罗达),即后因患者不能耐受而停用。本院复查CT(2012.11):1.胃癌术后改变;2.肝及双肾多发囊肿;3.考虑右肝后夜血管瘤大致同前。此后一直坚持中医药为主治疗,病情稳定。
2016年7月14日CT检查:1.胃癌术后改变,未见明显复发征象。2.肝及双肾多发囊肿大致同前。3.考虑肝右后叶血管瘤大致同前。4.盆腔内多发实质肿块:考虑恶性病变可能性大,较前进展。5.左髂骨缘及L4椎体骨质改变大致同前。既往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并胃窦轻度糜烂病史。此次复诊,症见:神清,精神可,胃脘不适,右下腹隐痛,偶觉腰部酸胀,无恶寒发热,纳食一般,寐尚可,大便次数多,4-6次/天,黄色稀便,小便可。近月来体重稳定。舌暗红,苔薄黄,脉弦。
辨证:气血亏虚,瘀毒内结。
治法:益气养血,化瘀解毒。
方药:香砂六君子加减。水煎,日一剂,早晚分服。
按:本患者为胃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术后化疗后,配合中医药减毒增效、维持治疗,随访至今55个月。患者年过六旬,素体抗癌力低下,加上饮食不节,以致正气虚损,邪气乘虚而入,毒瘀互结日久而成胃癌。综合舌脉,本病辨为脾虚血亏、瘀毒内结证,属本虚标实证,为恶性肿瘤,预后不良。予以香砂六君子加减,方中以白参、黄芪、白术、茯苓、女贞子,枸杞子、当归、巴戟天等益气养血;木香、砂仁、法夏、煅瓦楞、海螵蛸等理气和胃、制酸止痛;鸡内金消食开胃;吴茱萸、黄连等燥湿止泻,莪术、壁虎等化瘀攻毒散结;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菝葜、石见穿等清热解毒,甘草调和诸药。
专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