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名老中医龚景林治疗湿热蕴结型扁瘊

标签:
株洲中医龚景林神农中医龚景林株洲中医皮肤科龚景林 |
分类: 名老中医 |
http://pro0ce2c3.pic28.websiteonline.cn/upload/gjlzlbh.jpg
神农中医馆,名老中医坐诊,精选道地药材,药好方灵,一站式服务株洲百姓!
李某,女,46岁
初诊时间:2019-8-21
主诉:颈前部、腋下和胁肋区出现淡褐色小丘疹2年。
现病史:患者2年前颈前部无明显诱因出现针尖样褐色小点,随后腋下和胁肋区也出现此类疹,成圆形、椭圆形,数目较多,聚集成群,偶可沿抓痕分布排列成条状,后发展为突出皮肤的细长丝状小点,自觉无不适症状,平素易感冒,咽干,乏力,寐欠安,二便调,舌淡,苔白腻,脉细。
中医诊断:扁瘊
证型:湿热蕴结
治法:清热祛湿,调和气血,活血软坚
方药:祛疣方
当归10g,丹参10g,大血藤10g,白芥子10g
补骨脂10g,板蓝根10g,薏苡仁10g,木贼10g
香附10g,柴胡10g,浙贝母10g,海螵蛸10g
猫爪草10g,蜂房 10g,生龙骨10g,生牡蛎10g
珍珠母10g,甘草6g
×14剂,上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嘱:带三遍药渣熬汤后,用纱布蘸药水涂擦皮疹区域,待发红,发热后,涂抹喷昔洛韦软膏加里亚美混合剂,日两次。
复诊:2019-9-4复诊诉服药加外涂后效果明显,大部分丝状疹已自行掉落和消失,为巩固治疗,方加红芪10g,继续服用14剂,随诊。
按语:此突出皮肤的细长丝状小点西医诊断为丝状疣,相当于中医学的“扁瘊”。中医学认为,扁瘊的发生不外正虚邪盛二因,其正虚者,肺脾气虚,肌表不固,腠理疏松,气血失和,其邪盛者,外感风热化毒,或肝阳偏亢,阻于经络,毒热搏结于肌腠,气血瘀滞。其病机的关键在于热毒和气血瘀滞。而本案患者平素易感冒,乏力,故治疗上先扶正用当归、丹参、红芪、补骨脂、香附益气固表;而患者生活于易生湿热中南地区,长期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导致体内已被湿气侵袭,故治疗上以薏苡仁、板蓝根、祛湿解毒;用白芥子、木贼、海螵蛸、龙骨、牡蛎、珍珠母、蜂房散结消丝状小点;浙贝母、猫爪草清热再用柴胡疏胁肋之气之力散结开路,故内服、外用疣体快速消失。
神农中医馆,名老中医坐诊,精选道地药材,药好方灵,一站式服务株洲百姓!
李某,女,46岁
初诊时间:2019-8-21
主诉:颈前部、腋下和胁肋区出现淡褐色小丘疹2年。
现病史:患者2年前颈前部无明显诱因出现针尖样褐色小点,随后腋下和胁肋区也出现此类疹,成圆形、椭圆形,数目较多,聚集成群,偶可沿抓痕分布排列成条状,后发展为突出皮肤的细长丝状小点,自觉无不适症状,平素易感冒,咽干,乏力,寐欠安,二便调,舌淡,苔白腻,脉细。
中医诊断:扁瘊
证型:湿热蕴结
治法:清热祛湿,调和气血,活血软坚
方药:祛疣方
当归10g,丹参10g,大血藤10g,白芥子10g
补骨脂10g,板蓝根10g,薏苡仁10g,木贼10g
香附10g,柴胡10g,浙贝母10g,海螵蛸10g
猫爪草10g,蜂房 10g,生龙骨10g,生牡蛎10g
珍珠母10g,甘草6g
嘱:带三遍药渣熬汤后,用纱布蘸药水涂擦皮疹区域,待发红,发热后,涂抹喷昔洛韦软膏加里亚美混合剂,日两次。
复诊:2019-9-4复诊诉服药加外涂后效果明显,大部分丝状疹已自行掉落和消失,为巩固治疗,方加红芪10g,继续服用14剂,随诊。
按语:此突出皮肤的细长丝状小点西医诊断为丝状疣,相当于中医学的“扁瘊”。中医学认为,扁瘊的发生不外正虚邪盛二因,其正虚者,肺脾气虚,肌表不固,腠理疏松,气血失和,其邪盛者,外感风热化毒,或肝阳偏亢,阻于经络,毒热搏结于肌腠,气血瘀滞。其病机的关键在于热毒和气血瘀滞。而本案患者平素易感冒,乏力,故治疗上先扶正用当归、丹参、红芪、补骨脂、香附益气固表;而患者生活于易生湿热中南地区,长期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导致体内已被湿气侵袭,故治疗上以薏苡仁、板蓝根、祛湿解毒;用白芥子、木贼、海螵蛸、龙骨、牡蛎、珍珠母、蜂房散结消丝状小点;浙贝母、猫爪草清热再用柴胡疏胁肋之气之力散结开路,故内服、外用疣体快速消失。
前一篇:神农养生:黄帝内经解析秋季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