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株洲中医内科刘彬副教授治疗气虚血瘀寒凝型胸痛

(2019-09-20 10:19:49)
标签:

株洲中医内科刘彬

株洲中医刘彬

株洲中医刘彬副教授

分类: 名老中医
株洲中医内科刘彬副教授治疗气虚血瘀寒凝型胸痛
神农中医馆,名老中医坐诊,精选道地药材,药好方灵,一站式服务株洲百姓!

李某,男,71岁
初诊:2016年1月9日
主诉:胸骨后闷痛6天。
现病史:患者6天前因气温骤降,出现胸骨后闷痛,憋气,呈阵发性,遇冷或劳累后加剧。伴心慌,气短、面色萎黄,疲倦乏力,四肢不温,怕冷。就诊时精神差,夜寐欠安,多梦,纳差,唇紫绀,舌暗红,苔白略腻,脉弦细。
既往史:冠心病史12年,14年行支架植入术。
分型:气虚血瘀寒凝型
治法:益气活血,温阳通络
方用:瓜蒌薤白桂枝汤、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全瓜蒌30g,薤白15g,桂枝10g,丹参30g,赤芍15g, 当归15g,川芎10g,生地15g,桃仁12g,红花10g,柴胡12g,桔梗6g,炒山楂15g,牛膝10g,麦冬10g,党参15g,五味子10g。  ×7付
    二诊:服上方7剂后,胸闷、胸痛明显缓解,精神状态、面色好转,但劳累后仍感心慌、气短,失眠多梦,唇紫暗,舌暗红,苔薄,脉细弦。故仍宗上法,酌加安神之品。即在上方基础上加酸枣仁15g,夜交藤50g,煅龙骨、煅牡蛎各30g,7付
    三诊:服上方7剂后,诸症好转,稍有气短,遂在上方基础上去党参,加太子参15g。续服14剂后痊愈。
   【按】该患者胸骨后憋闷疼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患者遇寒发作,气短神疲,舌暗唇紫,辩证为“气虚寒凝血瘀”。方选瓜蒌薤白桂枝汤、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其中生脉散益气养阴;瓜蒌薤白桂枝汤温通胸阳;血府逐瘀汤汤活血化瘀,通经止痛,共凑益气活血,温阳通络止痛之功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