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神农燕窝:立秋后几招滋阴润肺赶秋燥,全家少生病!

标签:
株洲神农燕窝立秋吃燕窝吃燕窝降秋燥 |
立秋已一个月了,但现在为止,天气还是比较炎热的,所以窝蜜们在饮食上还需要吃点消暑食物,如绿豆汤、莲子粥、百合粥或薄荷粥等。做家长的窝蜜们可给宝宝新鲜蔬果,这样可以补充宝宝排汗丢失的钾。
一候“雷始收声”,古人认为秋分后阴气盛,不再打雷了。阴虚的人不适感会增强,要注意养阴。
阴虚生内热,常表现为五心烦热(两个手心、脚心燥热,心情烦躁);口干咽燥、口腔溃疡、皮肤干燥、眼睛干涩;经常大便干结,容易失眠;不耐受
辨别阴虚一个简单的办法是看舌相,阴虚舌质偏红,苔少。所以立秋以后养生需要注意这几点:
1、多做运动
秋季适宜多做一些户外活动,多晒晒太阳。立秋后上午10点前可以到室外活动一下筋骨,做健身操、小球类运动,或者登山。
2、早睡早起
早起可以让肺气得到舒展,还能减少脑血栓形成的机会。晚上别太晚睡,尤其是年轻人,9-10点入睡比较合理。
饮食别吃辛辣食物,可以吃点酸味的水果和蔬菜,如橘子、柠檬、猕猴桃和番茄等。
4、吃润肺生津的食物
经常熬夜12点睡的人,一定是越来越阴虚,虚火越来越重。然后想早睡也睡不着,皮肤越来越干,用再多的补水面膜也没有用。立秋后可以吃点菜汤、果汁以及豆浆牛奶,也可以吃点润肺的食物比如燕窝。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燕窝主要营养成分含有水溶性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包括钙、镁、钠以及钾)以及对人体起重要作用的氨基酸, 如天冬氨酸和丝氨酸,其中唾液酸为燕窝中最有价值的成分之一。
1.抗衰老、表皮生长因子及促进有丝分裂;
2.抗病毒、抗射线、降血压, 抑制凝血反应;
3.改善骨骼强度、增强真皮厚度, 提高免疫力;
4.致敏作用以及促进细胞再生(对蛋白质过敏的亲们要注意,不能吃燕窝的~)
(参考文献:于海花、徐敦明-燕窝的研究现状)
你真的会炖燕窝吗?
这几种炖燕窝的误区,一定得注意
1、用自来水开炖?
泡发燕窝时不建议用自来水,
一是自来水含有“氯”,长时间的泡发可能会影响燕窝的营养;
二是自来水含有较多的杂质或矿物质,可能使燕窝的泡发速度变慢,影响发头。
炖燕窝时,炖盅内的水也建议用纯净水,用纯净水或者蒸馏水炖的时候,口感糯滑。
2、没完全发开或撕开?
炖燕窝时会发现,总炖不出晶莹剔透、丝丝分明的效果。有时甚至还成一坨,感觉怎么炖都炖不熟的样子。这很可能就是燕窝没有发好。
燕窝一定要完全发开才能拿去炖,泡发好的燕窝呈现膨胀半透明状,可以用手感受,如果燕窝变软且可以撕开程度,就是泡发好了。
另外,泡发好的燕窝要轻轻地顺着纹理撕开,切记不要破坏每一丝燕窝的纤维结构,要最大限度的保留燕窝的营养成分。
燕角、底座如果还是很硬的话则需要单独继续泡发,不要强硬将其撕开,也不要损害其纹理,会影响口感。
3、火候掌握不准?
火候控制不好炖出来的燕窝就容易出现:
温度过高,燕窝受热化成水状
燕窝中含有大量的水溶性蛋白质,如果通过高温烹调,不仅会使营养流失,当中的水溶性蛋白也容易因为高温而导致变性,令燕窝化水。所以,用炉火炖燕窝时一定要慢火,控制好火候。
火候不够,燕窝没有完全炖透
炖好的燕窝应该是晶莹剔透、丝丝分明的,如果火候不够,中间会有明显的乳白状,吃的时候感觉嚼不碎。
4、水位怎么把握?
炖燕窝时感觉好像炖了挺久,但燕窝还是没有熟透。又或者炖出来的燕窝已经很透明了,但略显很厚重,达不到丝丝分明的状态。这种情况就可能是水量掌握不准确了。
炖盅内的水必须盖过燕窝且盖过燕窝即可。水量不足时燕窝容易炖干、炖焦;水量过多时燕窝又容易化水。再者,炖盅放在锅中炖煮时,锅里的水要低于炖盅的口部,一般炖盅外的水位大概是炖盅的一半。
炖的过程中,炖盅与锅都必须盖紧盖子,防止漏气。发现锅里(炖盅外)的水不足时,须及时补充开水。
5、炖煮时间难以掌控?
有的人炖出来的燕窝浓而不稠、Q弹不化水;而有的人炖出来的燕窝不是半熟不透,就是看不到燕丝、化成一滩水呢?这里面,时间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方式炖煮,对于时间的把握也不同。
如果使用插电隔水炖的方式,那么时间一般是25到30分钟(炖盅的功率为1000W),炖盅功率小于1000W的,则时间控制需长些;如果使用煤气隔水蒸的方式,那么时间一般是20到25分钟。
采用炉火隔水炖时,注意大火烧开要将火调至大,炖煮燕窝听到锅内发出突突突的沸腾声音时再调小火,保持内圈火最旺的状态,炖煮25分钟左右即可。
6、习惯一锅炖?
不少人习惯一锅炖,结果往往会遇到以下两种情况:要么燕窝炖好了,其他配料没有熟;要么配料熟了,燕窝却化水了。实际上,材料先后放的顺序把握也是确保口感、以防炖不熟或化成水的重点。
和银耳、莲子等这些较为耐炖的食材一同搭配时,一定要分开炖,两者炖好后再混合在一起;
如果是牛奶、椰汁、水果这一类的配料,一般在燕窝出锅时放入;如果加冰糖等调味,一般在燕窝出锅前5到10分钟再放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