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养生注意“四养三防”

标签:
株洲养生 |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己亥年七月初八
2019年08月08日 03:12:57,立秋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
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
立秋,七月节。
秋,揫也。
物于此而揫敛也。
一候,凉风至。西方凄冷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的热风。
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后,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露,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三候,寒蝉鸣。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知了、知了”的叫个不停。有诗《立秋》曰: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
秋忙会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食秋桃
在浙江杭州一带有立秋日食秋桃的习俗。每到立秋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秋桃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来。等到除夕,不为人知地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贴秋膘由于夏天天热难免会影响人的食欲,所以会瘦下来。瘦了当然就要补了,人们会选在立秋这一天吃美味佳肴,大家一般都会选择吃肉(炖的、烤的、烧的、煮的、卤的等各种做法的肉)意在象征着“以肉补膘”,这就是所谓的“贴秋膘”。
啃秋
“啃秋”,也称“咬秋”,在立秋这天吃西瓜、香瓜或桃,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节气养生
精神调养
立秋时节,阳气渐渐收降,人的情绪会产生波动变得不稳定,情绪往往十分敏感,尤其是平时肺气偏虚的人,更容易产生情绪的莫名低落,这就是通常说的悲秋现象。因此,立秋过后精神的调养十分的重要。我们要保持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过度悲忧伤感,即使遇到烦心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要收敛精、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立秋之季虽然暑气刚过,但在节气上看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
立秋后尽量少吃葱、姜、蒜、韭等辛味之品。中医认为辛味通肺,可以助长肺气,如果摄入过多辛味的食物,容易造成肺气太盛,导致上火、便秘等秋燥症状。
运动调养
立秋之后,阴气降敛,这时很适合进行室内外运动与气功养生。根据各人自身的体质状况,可适当选择一些耐寒的运动与气功项目进行训练,以提高自身的御寒能力,如爬山、骑行、快走、六字诀、五禽戏、易筋经等。由于秋季早晚气候比较凉爽,故训练适宜在早晚间进行,更应选择靠近草木繁茂,空气清新的地方,每次训练总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避免过度出汗,以不感到疲劳为度。
防暑
立秋时节,暑热未尽,气温不会很快下降,很可能有短时间的气温升高;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白天仍然炎热;
防燥
中医认为,燥乃六淫之邪,为秋季主气,其性干燥,易耗津液。常见口干舌燥、鼻涩咽痛、皮肤干枯、大便干结、烦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状,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综合征”。防感冒
立秋后,昼夜温差变大,早晚温差过大容易引起频发感冒等。提醒大家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应更注意防止夜间着凉。初秋也是感染新疾病的高发期,孩子往往会出现发烧症状,有时还会出现脸色苍白、情绪不稳定、恶心呕吐、腹泻等其他异常表现。初秋的夜晚,很多人习惯不盖被子,太过贪凉会导致腹泻、头重等。因此,初秋之际,千万注意不要贪凉,注重饮食卫生,情绪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