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头伏气温不高,贴“三伏贴”还有效吗?听听专家怎么说…

(2019-07-18 09:31:22)
标签:

株洲三伏贴

神农三伏贴

一年一度的三伏天来临,可偏偏不巧遇上了梅雨季,时间已经进入三伏天,而“梅姑娘”却依然留恋不肯离开,这还闹起来脾气,暴雨伺候,还不愿让位,隔三差五雨水哗啦啦下一整天。


虽然天公不作美,连续下了好几日的大雨,气温也不高,但仍旧抵挡不住大家前往医馆敷贴的热情,很多市民朋友一大清早就了赶了过来排队等候敷贴。

头伏气温不高,贴“三伏贴”还有效吗?听听专家怎么说…
头伏气温不高,贴“三伏贴”还有效吗?听听专家怎么说…

头伏气温不高,贴“三伏贴”还有效吗?听听专家怎么说…
(据数据统计,头伏敷贴的人数近900人次)


一楼大厅,三楼小儿敷贴室都挤满了前来敷贴的家长和小孩。人群中还有不少年轻的面孔,近年来,冬病夏治”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宠”,很多小年轻也逐渐成了“主力军”。他们不光自己来,还带着全家一起来,就因为前一年自己贴了三伏贴,感觉一个冬天几乎没感冒,抵抗力变好了,所以今年把亲朋好友们都带来了。


 

每年冬病夏治期间,在医馆总能遇到很多熟面孔。其中最常见的是抵抗力差易感冒,患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的患者,每年这个时候都会过来贴“三伏贴”。

01

头伏天气这么凉快,还可以贴“三伏贴”吗?


敷贴现场,一位贴了两年的老顾客在和小编闲聊的过程中说起了自己的顾虑:“我连着两年都来医馆贴三伏贴了,头两年伏天的气温都很高,像今天这么凉快还真蛮少见的。天气这么凉快,对三伏贴的治疗效果有影响吗?”


想必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顾虑,小编就这个问题咨询了医馆敷贴专家金晓东教授:“入伏的日子是由农历和干支时间确定的。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节气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庚’是古代的‘天干地支纪日法’中的第七位。简单来说就是夏至之后的第21天就是入伏。所以无论天气热不热,到了这天就是入伏了。既然入伏了,当然可以贴“三伏贴”。


02

气温不高,贴“三伏贴”还有效吗?


“没有问题,是有效的。”金晓东教授说了其中的道理,中医有“天人相应”的原理,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也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其次,三伏是一个时间段,并不是一天。有些患者提前一天或者推迟一两天来贴都是有效的。虽然气温不高,但是人体阳气是充足的,气血通畅,药物容易深达穴位经络,一些冬季易复发的疾病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且这样凉快的天气,敷贴膏药不仅对疗效不会有影响,反而还有好处。因为敷贴膏药后,敷贴部位的皮肤会产生灼热感,凉快的天气会帮助人体更好地耐受。



金教授建议,天气凉爽,贴敷时间可以适当延长(需注意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切忌自行延长)。贴敷完之后不要运动,要避免出汗,防止药贴脱落。贴敷后会出现发热等感觉,不要马上进到温度很低的空调房里,防止遇冷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

03

错过头伏,还可以贴“三伏贴”吗?

 

其实错过头伏也不必懊恼,三伏天(从农历夏至的第三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的第二个庚日止)是一个时间段,并不是一个时间点,贴敷时间不必拘泥于每一伏的头一天,在头伏、二伏(头伏后10天)、三伏(二伏后20天)期间的任意一天各贴敷一次即可。此外,若错过了头伏,也可从二伏开始贴敷,总体时间往后顺延10天,连续贴三次,也可取得不错的效果。



哪些疾病可以贴“三伏贴”?

呼吸系统疾病:病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

疼痛性疾病: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虚寒所致的颈、腰、腿痛等。

妇产科疾病:痛经、产后头痛、产后伤风等寒症。

小儿疾病:小儿体虚易感冒及反复呼吸道感染者(如:咳嗽、哮喘、各类鼻炎;消化不良、厌食、遗尿等。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肠炎、慢性腹泻等。

其他:四肢寒凉怕冷、易长冻疮、免疫力低下者。


神农中医馆三伏贴,一切只为专业!


1、诊断专业:名老中医把脉开方,一人一方;

2、治疗专业:专业人员敷贴,选穴精准,操作规范,严谨细致;

3、研发专业:古今名方,百年经验,经我馆数名老中医研究改良,更符合现代人的体质;

4、用药专业:甄选道地无硫药材,有效成分高,疗效佳。

5、服务专业:贴前开穴,打开全身经络,贴后义诊,跟踪调养效果。

 

三伏贴敷贴时间
  三伏贴初伏时间:7月12日至7月21日 

 三伏贴中伏时间:7月22日至8月10日

三伏贴末伏时间:8月11日至8月2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