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株洲中医陈乡钱治疗阳明太阴合病(腹泻)

(2019-07-05 11:18:14)
分类: 株洲中医儿科
神农中医馆,名老中医坐诊,精选道地药材,药好方灵,一站式服务株洲百姓!

陈某,男,1

主诉:腹泻3

现病史:患儿于3天前,因受凉出现腹泻,呈水样便,次数多,量多,味臭,伴有咳喘,口唇干,喜饮水,脉滑

辩证:阳明太阳合病

处方:葛根黄芩黄连甘草汤

葛根8g    炙甘草3g     黄芩3g     黄连3g

1剂,水煎服

按语:“腹泻,大便臭,口唇干,喜水饮”均是阳明热证,《伤寒论》“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甘草主之”,葛根生津液而透表,清肌表的风热之邪,黄芩、黄连清里热而燥湿止利,太阳风邪与阳明湿热一并解决。

二诊:患儿母亲述:服完第一剂,咳喘、喜饮水等不适消失,但腹泻,次数多,量多,无臭,伴微烦躁,脉弦细

辩证:太阴阳明合病

处方:栀子干姜汤合理中汤

栀子5g      干姜5g     党参5g      炙甘草5g      生白术5g

1剂,水煎服

后随访,病已痊愈

按语:一诊后患儿仍有腹泻,故一诊中辩证存在不足,即夹有太阴水饮,若加入化解太阴水饮的药(如白术、茯苓)完全可以免除二诊的。经一诊苦寒除阳明之邪后,太阴病则表现得明显了,伴有“微烦躁”为中下焦水饮与上焦内陷之热夹杂扰于胸中,用栀子干姜汤寒温并用,而理中汤为治疗太阴水饮所致腹泻的代表方,温中焦,止吐利,化水饮,补充津液,一应俱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