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亚健康却查不出病,五招教你摆脱亚健康状态!

(2019-01-03 09:11:43)
标签:

亚健康

调理

膏方

健康

分类: 中医

“亚健康”是现代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算不上常用,但是也不少见。然而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特别在意自己身体发出的各种“亚健康信号”,以致于大病来袭时,只有后悔了。


如今许多上班族戴着“亚健康”这顶现代魔帽,遭受着身心折磨,却查不出病来。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病的也只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什么是亚健康?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它是一种现代文明病,仪器检查无阳性及器质性病变,但又频繁出现不健康的生理状态。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慢性疲劳综合征”。


根据调查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年龄多在18至45岁之间,其中城市白领,尤其是女性占多数。

这个年龄段的人因为面临高考升学、商务应酬、企业经营、人际交往、职位竞争等社会活动,长期处于紧张的环境压力中,如果不能科学地自我调适和自我保护,就容易进入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的九大信号

1疲劳乏力

经常感觉到疲劳,即使睡眠充足,这种疲劳感也不会消除。平时总感到浑身不舒服、不舒展,但又说不出具体的部位。

2睡眠不佳

经常失眠、多梦或是嗜睡,睡眠质量不佳,早上起床后会觉得疲惫。

3头晕健忘

想问题时不能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下降,有时会忘掉刚刚想做的事。

4头部钝痛

过度疲劳及情绪过度紧张时,经常会在额头、太阳穴或顶枕部出现连续性的钝痛、重压及紧箍感,去医院就诊却检查不出实质性的疾病,通常只要好好歇息一下,头痛的症状就会消失。

5皮肤问题

新陈代谢明显减慢,面颊上会出现色素沉积,肌肤显得灰暗、没有光泽。

6食欲不佳

经常埋怨“没有胃口”、“吃不下饭”、“没有食欲”,心情稍有不好或者温度升高一点就不想吃东西。

7便秘

食物从摄入到残渣的排出,通常应在24小时内完成。很多亚健康患者排便不顺利,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容易失调。

8免疫力低下

换季特别容易感冒、经常口腔溃疡、容易出现过敏等问题。

9抑郁

抑郁:心情抑郁、容易焦虑或者紧张,经常感觉烦躁或者恐惧。


如何调理亚健康?

1克服坏习惯

坏习惯会导致癌症,心血管和脑血管等疾病,吸烟,过度饮酒,高脂肪或过度饮食,缺乏运动,缺乏睡眠和不吃早餐会使我们的健康身体变为亚健康状态,最终导致各种疾病,因此我们必须放弃不利于健康的坏习惯。

2心情愉悦

已经有太多的研究表明,我们的心情是否良好会给身体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少疾病都是因为长期处于抑郁、压抑或是焦躁的负面情绪下而慢慢衍生出来的。保持愉快的心情,能够让我们始终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开朗乐观,充满活力。

3保证睡眠

我们不仅仅要保证每天睡足8个小时,还要尽量提高睡眠的质量,让疲惫了一个天的身体能够在这几个小时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自我调息。睡前不要让自己太兴奋,可以用热水泡泡脚……这些都是有助于睡得香甜的小窍门。

4坚持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科学运动,特别是户外运动,能够让我们变得强壮,免疫系统得到锻炼,并且就像是在给身体充电一样地精力充沛,连工作或生活中的压力和烦恼也能够得到缓解、释放和宣泄。

5膏方调理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虽未患病,但已有程度不同的各种患病的危险因素。“服用膏方,能对身体进行全面综合调理,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调节内分泌系统,提高脏腑机能,改善人体功能状态,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名医推荐


亚健康却查不出病,五招教你摆脱亚健康状态!


       1982年12月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曾任中华医学会方剂学分会委员、湖南省中西医学会理事,湖南中西结合老年及虚证学会委员、湖南省中医药科技奖评审专家、湖南省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考官。湖南省株洲市中医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及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基础医学部副主任。株洲农工市委委员,株洲市政协委员,芦淞区人大代表。

 

       擅长于治疗内儿疾病如胃炎,胃溃疡,急慢性胃肠炎,腹痛泄泻,失眠健忘,感冒咳喘,口疮咽痛,各类腰痛,关节疼痛,水肿,小便不利,夜尿频多,高血压,高脂血症,胸痹心痛;湿疹,荨麻疹,痤疮等皮肤疾病,女性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亚健康人群的调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