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宝积食怎么办?4招轻松消食,还可以健脾养胃

(2018-12-27 08:52:30)
标签:

积食

食积

健脾

宝宝养育

袁晓红

分类: 中医育儿
怎么判断宝宝是否积食


积食在宝宝当中非常普遍,也让妈妈们倍感焦虑,其实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宝宝的仔细观察,也能留意到宝宝出现积食后身体发出的信号。一旦发现宝宝的身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就说明宝宝体内已经积食啦,家长们一定要严格控制饮食,不能再让宝宝无节制的吃吃吃了。



1没有食欲,厌食挑食

吃不下饭,是宝宝积食后最明显的症状了。宝宝一旦出现积食,哪怕面对自己平时非常喜欢吃的食物,也都很难提起食欲。


2口气臭秽

宝宝一旦出现积食,容易有口臭、口酸的现象。如果家长在和宝宝说话的时候发现宝宝嘴巴散发出难闻的味道,一定要尽早干预,让宝宝吃些易消化的食物。


3腹胀腹泻

宝宝体内出现积食后,由于食物长滞留于肠胃无法消化,极易出现腹胀,严重的还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引发腹泻。


4缺乏活力,无精打采

积食还会让宝宝觉得明显的不适。如果平时活蹦乱跳的宝宝突然变的不爱动,整个人也无精打采的,排除感冒等其他疾病,很可能是宝宝积食导致身体不舒服。

 

5睡觉不踏实

中医常说,胃不和则寝不安。孩子的脾胃不舒服,孩子睡觉了脾胃还不停在消化食物,这就会让孩子的神经得不到休息,不能深度睡眠。


还会出现磨牙的问题,因为食物积滞脾胃在消化,牙齿也会无意识产生咀嚼的动作。当然有些磨牙是因为缺钙或者体内有虫,这个要区分来看。


6反复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发炎

食积时易“化火”,而火的特性是向上的,所以就会上攻到扁桃体,小孩子就容易复扁桃体发炎、呼吸道感染。


7体温升高

每天小孩睡觉后要摸摸他的胸口和腹部是不是比其他地方热。如果是,就要小心了,因为食积发烧和感冒发烧不同,一般都是胸口先热起来,这时候量量体温,通常是36.8摄氏度或者37摄氏度。估计再有两天,就会发烧了。再者就是胸口、手心、脚心温度比较高,这在中医上叫五心烦热,也是内积化热的症状。


8舌苔变厚

积食的孩子舌头中间的舌苔明显比周边厚、黄、腻。



宝宝积食怎么办


1饮食调整

发现宝宝积食了,父母就要调整饮食习惯了。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妈妈,平时妈妈的膳食中要少吃大鱼大肉,并在喂奶时适当的缩短喂奶的时间,不要让宝宝吃太饱。如果是吃奶粉的就把奶粉冲淡一些,适当的减少摄入奶量!


大一点的宝宝在日常的饮食中,特别是加入了辅食的宝宝,在辅食的选择上也要尽量选择优质蛋白易消化类的。


2适量运动

小点的宝宝可以帮宝宝做做婴儿操,通过被动的运动帮助宝宝消除积滞,恢复健康!

大一点的宝宝不用说啦!可以去多做做户外活动,特别是餐后的半个小时至1个小时。



3药膳食疗

焦三仙焦麦芽、焦神曲、焦山楂各10克。将这三味药加水熬制,滤渣后喝水。一天喝三次,一般连喝两天,此剂量为五岁以上孩子的剂量,五岁以下酌减。这三味药均有良好的消积化滞的作用。

内金粥鸡内金15克,大米15克炒焦,共研成细末,拌入粥饭中。每次用细末2克,每日2次


山药米粥:取山药片100克,大米或小黄米100克,白糖适量。将大米淘洗干净与山药片一起碾碎,入锅,加水适量,熬成粥即可。适合小儿积食不消、厌食、体重减轻、面黄肌瘦等表现


白萝卜粥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糖适量。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对小儿消化不良,腹胀有疗效。


山楂麦芽饮:取生山楂、炒麦芽各9克,加水煎服,可用于食肉过多引起的积食及消化不良。

以上配方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小儿推拿

摩腹

位置:肚脐周围,顺时针慢慢按摩

作用:消食,理气,通肠道

次数:100-200次


捏脊

位置:由尾骨到大椎,从下向上捏脊

作用:强身健体,健脾益气

次数:5次


揉板门

位置:位于手掌大鱼际中部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多用于防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

次数:约100—500次 


揉足三里【健脾】

位置: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前缘一横中指。

作用:健脾和胃、调中理气、止泻通便,多用于防治腹胀、便秘、吐泻等病症。

次数:30—50次


推拿注意小事项



1.一天推拿一次,推拿建议做小孩左手,推拿力度轻柔,可用爽身粉当介质;

2.小孩年龄不同,组方中各穴位相同时间下的推拿次数会不一样;

3.每天早晚坚持揉5分钟,长期坚持必能改变小孩脾胃状况。

4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操作


以上方法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如果孩子积食、腹泻、便秘严重,建议就医配合药物治疗。

名医推荐
       副教授,1989年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大学本科学士学位。民主促进会党支部校分部组织委员。发表论文30余篇、专著2部;连续三届获得校级科研优秀个人奖;主持课题2项、参与课题5项。

      
擅长:用中药内调外敷治小儿咳嗽、哮喘、感冒、咽扁桃体炎、口疮、流涎、厌食、腹泻、便秘、营养不良、遗尿、多汗、夜喘、湿疹、细菌及病毒感染等传染;成人失眠、颈腰椎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痤疮、胃肠炎等;妇女月经不调、带下、乳腺疾病、更年期综合症等。

      
坐诊时间:周一下午及晚上 、周二下午、周三全天、周六全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