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南儿科专家谢静副教授儿童抽动症怎么治?从体质论治更有效

(2018-11-05 08:50:02)
标签:

谢静

儿童抽动症

湖南儿童抽动症

株洲治儿童抽动症

株洲儿科

分类: 中医育儿

抽动障碍是儿童少年期常见的神经精神性疾病,中医属“肝风症”范畴。以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肌快速抽动为临床特点。其病因复杂,与先天、后天等多种因素相关,且病情易反复发作,辨证治疗困难。湖南儿科谢静副主任医师(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指出,治疗小儿抽动症应遵循五脏证治理论,重视对患儿体质论治,配合证候辨证,遣方施药,疗效倍增,减少复发。

       小儿体质的特点决定各种因素均易影响小儿,体质异常是其发病的基础,体质偏颇是其内因。体质学说即阐明了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阐释其发病原理,解释病理证候的不同,反映体内正气的强弱,影响转归,亦可指导辨证治疗。体质论治不仅是治病求本的反映,更是对同病异证正气的强弱,影响转归,亦可指导辨证治疗。

       抽动障碍多发于青少年,由其体质的特殊性决定的。株洲儿科谢教授认为本病虚实夹杂,“实”即风火痰湿,“虚”即肝脾肾三脏不足。其病因无论是先天禀赋异常还是后天失养,其本质皆是体质偏颇。小儿体质各异,且体质短期内难以改变,当平和质出现偏倾,遇外因诱发而病,易致病情反复,绵延不愈。

       不同体质的抽动障碍患儿有什么样的特征呢?谢教授总结了以下几点:

1、痰火质体质抽动症
症见摇头、耸肩、瞪眼、甩肩或喉中发声,怪叫,秽语等抽动、多动表现,多伴面红气促,烦躁口渴,喉中痰鸣,夜眠不安,性格冲动,溲黄便干,察其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特点是:抽动有力,病程较短,属实证、里证、热证、阳证病候。治以泻其有余,以化痰泻火为主,疏肝息风为辅。

2、脾虚痰湿质体质抽动症
症见摇头皱额、清嗓子、吸腹等抽动、多动表现,伴面黄,偏胖,神疲少动,胸闷作咳,食少纳呆。察其舌淡,苔白厚腻,脉沉滑或弱。
特点是嗜肥甘厚腻,喉中声响,胸闷作咳,病程较长,发作反复,大便黏滞等虚证、里证、无热病候。治宜健脾化痰理气为主,疏肝息风为辅。

3、阴虚质体质抽动症
症见耸肩摇头,眨眼皱眉,清嗓子等肢体抽动多动少静表现,多伴形体消瘦,两颧潮红,寐差惊悸,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自汗盗汗,察其舌红,苔少,脉细数。
特点是:病程较长,抽动幅度较小,肢体震颤,属虚证、里证、虚热病候。治宜滋阴潜阳为主,疏肝息风为辅。

4、脾虚肝亢型体质抽动症
症见皱眉、噘嘴、耸鼻、眨眼、吸腹或“吭吭”秽语等抽动、多动表现,多伴精神倦怠,情志不畅,面黄或青,纳呆胸闷,夜卧不安,溲清,便溏。察其舌淡,苔白或腻,脉多弦细。
特点是:病程较长,性格多内向,或娇生惯养,性格急躁。症状以点头耸肩,甩手,吸腹时多伴喉中发声,发声后胸闷症状减轻。治宜扶土抑木,息风定痉。

       验案介绍
       患儿甲,男,7岁,主诉“眨眼、吸鼻子、清嗓子2年,伴摇头、踢腿加重1年余”,家长诉病初服硫必利3个月余,有所好转。1年前症状加重见摇头、踢腿等症状,改用阿立派唑片2.5mg,日2次,口服。刻下证:频繁眨眼、吸鼻子、清嗓子,摇头,踢腿,紧张时加重。纳眠可,溲黄便秘。察其面红体胖,咽蛾红肿,舌尖红,苔黄腻,脉滑数。耶鲁评分:严重程度评分45分,运动评分20分,发声评分15分,缺损评分10分。血生化检查:肝肾功能、铜蓝蛋白、抗O均未见异常。脑电图示:正常脑电图。诊为儿童抽动障碍,中医“肝风症”,属于痰火质体质抽动症,给予化痰泻火,疏肝息风为法,取黄连温胆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拟方:黄连6g,半夏9g,天麻9g,枳实9g,白附子9g,茯苓9g,竹茹9g,栀子10g,郁金9g,桔梗9g,僵蚕9g,牛蒡子6g,生甘草6g,14剂,水煎200mL,2次/d,分次服。阿立派唑减量,改2.5mg,晨服一次。嘱其清淡饮食,少吃辛辣油腻刺激食品,少玩手机游戏。二诊:患儿踢腿、点头、清嗓子症状明显减轻,抽动次数减少,察其唇红,舌红,苔黄稍腻,脉滑数。效不更方,续服14剂,服法同前。嘱其停用阿立派唑,生活调养同前。三诊:患儿偶有眨眼、噘嘴、皱眉,余症状基本消失。察其舌质红,苔稍黄,脉数。抽动障碍耶鲁评分:严重程度评分15分。上方去黄连、牛蒡子,栀子减至6g,嘱继续服用2周巩固疗效。2个月后电话随访,患儿病情稳定,未再反复。嘱患儿注意生活调养,以防痰火质体质再现诱发疾病。

       儿童抽动障碍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明确,多数学者认为该病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和环境因素等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单纯给予西药氟哌啶醇、硫必利、阿立哌唑等药物,不良反应大,停药后易反复发作。纵观以上病案患者,形体肥胖,应为嗜食肥甘厚腻之人,以频发眨眼、吸鼻、清嗓子、踢腿为主要症状,2年反复发作。察其面红,唇红,咽红,溲黄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谢静老师以辨病、辨证、辨体质相结合的原则,辨为痰火质体质抽动症,行施方药,渐停西药,效果显著,未见复发。充分展现体质论治,标本同治的神奇功效。遵循“凡论病先究体质、形色、脉象,以病乃外加于身也!”临证研究发现,体质异常为儿童抽动障碍发病之本,从体质论治儿童抽动障碍是依据患儿内在发病规律,遵循循证医学原则,才是治本之策。她认为,中医的优势在于整体辨证治疗,治病求本,其“体质论治”很好的诠释了治病求本的思想,实现了方药、证候与患儿体质的完美结合。因此,“体质论治”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新途径。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养生知识、医疗资讯
还有拍方抓药、中药便民配送服务
http://pro0ce2c3.pic28.websiteonline.cn/upload/qrcode_for_gh_33488abb4213_1280.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