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性不孕是指由于各种因素造成输卵管管壁肌肉收缩功能及上皮纤毛蠕动减弱或者输卵管黏连,积水及阻塞等,引起输卵管伞端拾取卵子及运送受精卵进入宫腔着床的功能丧失,导致女性不孕。
株洲中医妇科专家彭淑谦表示,输卵管性不孕现今已经成为女性继发性不孕的第一大类型。西医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多采用通液、宫腹腔镜及辅助生殖技术(
IVF-ET) 等,多为有创操作,且费用昂贵。中医治疗输卵管性不孕采用内治法( 辨治论治、自拟方、周期治疗等) 、外治法(
中药保留灌肠、穴位注射、中药外敷、针灸等) 以及中医内服与外治相结合等方法。
输卵管性不孕的基本病机为“瘀血阻络”,临床常兼带气滞、湿热、寒凝、气虚、阳虚等证型。对于该疾病的辩证分型,各医家有不同的见解,但总的来说离不开“血瘀”,因此在辩治该疾病上始终贯穿“活血化瘀”的思想。
除了中医内治法以外,结合中药保留灌肠外治法使疗效更加显著。中药保留灌肠是将中药煎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收治疗疾病的方法,对于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有一定的优势,因其给药途径短,能够使得药液保留在直肠内,局部药量浓度高,吸收更加完全,并且可以利用肠壁渗透作用,使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加强了治疗的效果,延长了药物作用的时间,还可以使药物渗透到邻近组织,促进输卵管局部炎症的消除与吸收。
近年来临床学者根据该疾病的病例特点采取了相应的辩证治疗、中药内治、外治法治疗本病,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然而部分类型的输卵管性不孕单纯采用中药治疗效果并不明显,中医药治疗的同时需结合西医手术治疗,因此结合各种中西医治疗方法、中药多途径治疗本病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