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湖南神农中医馆
湖南神农中医馆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909
  • 关注人气: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株洲三伏贴有效吗?三伏贴如何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痛经?

(2017-06-06 10:25:41)
标签:

株洲三伏贴

株洲贴三伏贴

湖南三伏贴

三伏贴疗效

三伏贴功效

分类: 三伏贴

中医学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重于治的思想,而冬病夏治正是“治未病”的一种治疗思路。哮喘、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好发于冬季的疾病;根据天人相应的原理,在人体腠理疏松开泄、荣卫通达、便于药物吸收的夏季,采用穴位敷贴、穴位注射、拔药罐综合疗法,可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人体过敏状态以及改善丘脑- 垂体- 肾上腺素系统功能,从而扶助正气、祛除机体内伏寒邪,起到“缓则治其本”、“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目的”。

三伏贴即“穴位敷贴疗法”,则是传统有效的中医治未病方法之一,是在三伏天对穴位进行药物贴敷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于天灸的一种。三伏贴疗法出现最早有文字记载在于南北朝的《荆楚岁时记》,三伏贴开始应用见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提到的“天灸”,即用旱莲草外敷治疟,用药后皮肤局部起疱如灸疱,今称药物发疱灸。自宋以后,三伏贴法用药有毛茛、斑蝥、蒜泥、白芥子等,治疗疾病也不限于疟疾。明清时有新发展,其用来防治肺系疾患,首见于清•张璐《张氏医通》采用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共为末,入麝香,调敷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治冷哮。

此法在20 世纪80 年代,被发掘运用拓展范围,利用三伏炎热阳盛腠理开泄,经络通畅,防治冬天易发作的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痛经、小儿免疫力低下、阳虚等疾患。

神农中医馆三伏贴是如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过敏性鼻炎、痛经、阳虚等疾患的?

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属于呼吸系统疾病,其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是机体缺乏抗病能力,免疫力下降。三伏天贴敷可把寒气从人体中释放出来以治本,再加平时注意保暖,这样抵抗力就能增强。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病变主要涉及的脏腑为:肺、脾、肾三脏;当三脏阳气虚弱时,在气候转变,寒温失调的情况下机体就容易发病。故取肺俞、心俞、膈俞、肾俞、膏肓等背俞穴以及天突、定喘、膻中等穴位;以解表散寒的细辛,温阳行气的白芥子,破血逐瘀的延胡索,泻水逐饮的甘遂等药物辅以麝香辛香开窍走窜,促进药力,再配以具有温中作用的姜汁,达到疏通经络、调整脏腑阴阳、祛散寒痰,使人体阴平阳秘,脏腑经络通畅,达到喘平咳止之目的。

过敏性鼻炎也称变态反应性鼻炎,使机体对某种变应原敏感性增高而引起的鼻塞、流涕、鼻痒、喷嚏、嗅觉减退或丧失的一种病症。中医认为本病外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风寒外邪乘虚而入,或异气诱发所致;内因由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故在夏季病情缓解期,机体反应性最好的情况下治疗,行“三伏贴”以“冬
病夏治”,取白芥子、甘遂、延胡索等散寒化痰,细辛辛温宣肺,配以姜汁温中;选取双侧肺俞、心俞、膈俞、脾俞、肾俞,以及风门、迎香等穴位贴敷,以达到减少疾病发作次数的目的。

痛经病因是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六淫为害等,并与素体、经期、以往痛经前后特殊的生理环境有关。病位在
子宫、冲任,以“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现代研究表明,中重度原发性痛经的中医病因为寒邪,中医病机以外感寒邪而致寒湿凝滞胞宫为主。延胡索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循环和镇痛功能。细辛中分离的消旋去甲乌药碱具有β- 受体激动剂样的广泛药理效应,有扩张血管、松弛平滑肌等作用。当归具有增强免疫、扩张血管、抗缺血缺氧,且对子宫有双向调节作用。白芥子苷水解后的产物白芥油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致皮肤充血、发泡,从而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多因素体卫阳不足,腠理空虚,外加风寒湿邪侵袭,痹阻经络,致气血运行不畅或劳力伤损、气湿血瘀、经脉痹阻、关节失于濡养而发作。株洲三伏贴通过药物的发散走窜,借助腧穴,透入肌肤,凭借诸穴部位对药物进行吸收,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以达到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贴敷选用的大椎、丰隆、曲池及阴陵泉是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共用穴位。其中,大椎可振奋阳气,丰隆可壮筋补虚,曲池可温补脾阳、利水行湿、祛风通络,阴陵泉可化湿通络、和胃畅中。再根据不同的病变部位,选取不同的穴位进行治疗。

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产热不足的病理状态。多由于久病耗伤阳气,或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倦内伤所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症候。三伏贴其中医作用机理是针对寒邪及体质虚寒,通过温热药物经穴位由表及里透入机体,起到振奋阳气、驱除寒邪的作用,还可调节机体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这种中医外治法,与现代医学经皮给药理论不谋而合。它不但具有经皮给药的优点,而且由于穴位刺激能通过经络感传影响多层次的生理功能,使药物的外治效果优于内服效果。

更多资讯请登录 52hfgy.net 三伏贴专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